附录一、 徐恒志老人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(第一封信)

 

编者 (此编者系大陆某佛刊之编者自称) 按:最近几年来,台湾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在大陆渐渐传开,甚至有些佛教团体开始筹资印行他的著作。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,而初学者又往往莫衷一是。出于对法的尊重,年初,刘东亮居士特将自己得到的部分萧平实先生的著作,寄给上海徐恒志老居士,请他作判断。此信即是徐老的答复。

东亮仁者慧席:

手书敬悉,敬覆如下:

一、承寄之书,我因事忙、年老眼花,未及都看。大致翻阅了一下,觉得萧平实居士是一位有修有证、行解并进的人,对宗下、净土、法相都有深入研究。不过整篇书中,充满着目空一切的滋味。凡祖师、大德、仁波且、宗喀巴、智者大师(判教)等高人都在评点批判之列。尽管不迷信权威,但谦虚冲淡乃人品之美德,所谓「满招损,谦受益」。特别对月溪法师指斥有加,不是共同探讨、互补互益。令人读后颇为反感。

二、萧居士所说明心与见性是两个阶段,明心是明悟自心无所有、不可得,属于破参开悟阶段;而悟后起修,逐步眼见佛性,也即在六尘境界中,历缘锻炼,属于破重关阶段。虽界线明确,前进有路,但真正悟证之人定能明确心性不二(出自《华严》)。明悟自心无所有、不可得,于不可得处,顿见本性,《楞严》所谓「狂性自歇,歇即菩提」;且体用、空有本来不二,真悟心人必不强分为二。

三、据有人告诉我(书中尚未见到),萧居士对元音老人所说的「了了灵知」,也批评为是意识作用。如此便将老人所说一举推翻。按:是灵知还是意识,关键在是否有分别。故弥勒菩萨说:「分别是识,无分别是智。」而是否有分别,关键又在黏与不黏。黏着便是分别,不黏便是无分别 ---- 妙用。元音老人《修证心要》上说:我人于不思善、不思恶 ---- 前念已灭、后念未起时,虽空寂无念,而非如木石。……既无有乱,亦无有定,随缘应用,毫无黏滞,即明心见性。又萧居士评为「常见外道」,因有灵知了了故。有断、常二见,当然不是佛法。而据元老所说,「空寂无念」,即非「常见」;又说「非如木石」,即非「断见」;远离二边,也不立中道。谓是常见外道,实未深究。本来禅无可说,开口就错,所以言语文字本非究竟,一有言诠,即乖法体;但真悟性人,也不妨借言语文字横说竖说,万变不离其宗。今执言废止,实欠睿智。

四、萧居士之《无相念佛》一书,在所寄书中,未曾见到,故愚未读。一句弥陀,本是无相无不相之实相。若究其本,与参话头本非两回事,只是下手方法不同。萧居士慧眼独具,倾心极乐,书中评述九品往生情况,极有功德;至于相宗各书,弘法利生者势在必读,否则开口就错,误导众生。但当先以心地法门开路 ---- 明心见性,实为学佛之要领。法相宗,《华严》判为大乘「始教」,与圆教、顿教自有不同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五、萧居士说,真心离见闻觉知(妄心)。此说似不全面,也可说「真心不离见闻觉知」,是不即不离。故祖师说:「见色闻声不用聋。」《楞严》说:「五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皆如来藏妙真如性。」六祖大师也说:「不离见闻缘,超然登佛地。」因见性明道后,虽无虚妄的六尘境界,但不无真知妙用,所谓从根本智起差别智也。

至于萧居士说,判教时不宜以明心即是证别教初住,圆教初地。颇当。作此说者甚谬。因初关破后,进破重关,保任除习,破见思、尘沙、无明三惑,大有事做,并非一明心,即能证阿罗汉、三贤位及大乘十圣位(圆教初地是十圣初位,能现身百界,八相成道)。

总的来说,萧居士是一位有行有解的人,他的书可以作为修证参考,但不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求出路。因行起解绝,文字愈繁,去道弥远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站稳脚跟,是在智者。至于他的自大狂慢、不过谦逊之处,应持反对态度。且道在自证,不在多诤。昔闻元音老人在时,有人告诉他萧的批斥,老人曾一笑置之,「不为毁誉所动」,此之谓乎!

复颂

法乐!

愚朽

徐恒志拜书

公元二○○一年三月九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