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密宗之断惑证果

第1~4节 第 5 节 第6~10节

第一节 密法之修行永不能断惑证果

密宗诸师一向认为必须修学显教成就之后,方能修学密法;复言「唯有密法之修行方可成就究竟佛果,是故必须是上上根人方能学密」,以此自矜于显教诸师。密宗并认为自古至今已有许多学密者成佛,莲花生只是其中之一尔。

譬如道然巴洛布仓桑布上师作如是言:《《此种法术现已失传,知者几无。昔者密勒日巴住世之时,换体甚行,末而斡(马尔巴)喇嘛知此秘法,以之传密勒;密勒即以此法成佛。》》(62-112)

又云:《《行者皈依炳师求得密集灌顶后,乃修密聚金刚,修后乃得幻身与明光;此二得到后,五道全有矣。何谓五道?即一、身口寂静,二、意寂静,三、明光,四、幻身,五、双入是也。此乃秘密佛五道之次第。末而斡喇嘛所得之道即密聚金刚之道,上述五道修成之后,乃修抛斡之法。夫末而斡喇嘛之六法,乃一、丹田火,二、幻身,三、明光,四、抛斡(原注:即灵魂出入自主之法也。佛此法时,行者须至人迹不到之洞中安定坐下,然后抛斡自己灵魂往佛国听经,或往他处游行,既毕,魂归身内),五、换体,六、中阴身替代成佛之法。此六法中之幻身明光,乃睡时自想已死,变成光蕴,此外一概不想,此即珠理之意思。得到抛斡及换体二法,则心中甚安乐。密勒听其师讲起分,起分既知,乃修丹火;丹田火修好后,乃抱明母,知一切法空修。修即为明光,明光即知空也。明光与我死无常、一切空,三个来此时,明光标以道之幻身,即标以幻化如梦。密勒以修此六法而得即身成佛。》》(62-115~116)

如是而言密勒日巴已经即身成佛,并且是三身具足之究竟佛。然而详审密勒日巴所遗之开示言语及其歌诀,皆是同于密宗古今诸师一般无二,同以「乐明无念」之觉知心(意识)作为佛地真如,同以修证淫乐之第四喜成就作为已成究竟佛,所言之三身亦非佛所言之三身,皆以自意妄想而解释法报化三身也。

密宗诸师完全误解显教之法,而自谓已知已证显教所修般若智慧;由是误会而言「显教为因地修行法门」,自高而言「密宗是果地修行法门」,由是而崇密抑显。又认为显教之法不能成究竟佛,误会显教之佛果为证得一心不乱之定境。如云:

《《夫显教成佛之道在乎止观,即身体端坐不动,一心寂止超观是也。如心不寂止,则显教之理一定不来。》》(62-117)。此已显示密宗上师认为显教之证悟成佛,乃是打坐而一念不生,不观觉知心及色身之有无,亦不挂念之,如是一心寂止而不起观,即是已成显教之佛道。错会显教如是严重。如是误会显教者,至今仍存,未曾改变。

密宗诸师以为能够寂止超观而一心不动者,即是已完成显教之修行--成就显教之究竟佛果,而后始可修学密法,故言密法修行优于显教:《《昨讲密教显教之普通道,先修显教之定后,如不定,则再修寂止超观--一心不动。显教修好后,方可修密教之起分,即自观为佛是也。》》(62-119)

然而显教之修行佛道者,要在证得解脱道及佛菩提道,岂以一念不生、一心不动为正修也?密宗诸师强不知以为知,而作如是贬抑显教之言,藉以崇显密宗法门之殊胜,其实完全不懂显教之二主要道也。反观密宗所谓超胜于显教之果位修行证境,则尚未能入显教最粗浅之第七住见道般若慧中,完全误会显教般若之修证,尚不能成为显教中第七住位菩萨,何况成就显教之佛果?而狂言一心不乱、一念不生即是显教之佛果修证,直是南辕北辙之说。如是而言密宗法教之殊胜者,无乃狂徒之言乎!而言即身成佛之道,何有可信之处?而密宗行者信之、修之?

密宗之修行法门,既然自始至终皆以淫乐之乐空双运法门为其中心思想,而一心追求淫乐之第四喜境界,堕在欲界最粗浅之层次中,尚不能解脱于欲界之系缚,何况能成究竟佛道?观乎本书第八章、第九章所举实例,即可知矣。如是不能解脱于欲界之法,而言能证、能知显教之般若及种智者,无有是处!如是而言「显教修已,方可修学密教」之言,显然无义。

陈履安居士曾谓余曰:《《密宗祖师无人自谓为成佛,皆极谦虚;是故汝于《平实书笺》一书所说密宗自称已有多人成佛之语,非是正确之说法。密宗之内有许多大修行者,彼等大修行者中,今已在台弘法之人不少,汝应求见彼诸大修行者,以资印证及求法要。》》今以上举密宗上师之语,证明密宗中人谓已成佛者,多如牛毛,绝非如陈居士所言之「皆极谦虚,不曾说密宗有人成佛」也。

又如:《《至于修法之时,不可心存名利、急求应验;倘若如此,不但罪业深重,或且招致魔障。昔年余在五台修法,起初之时亦犯上述之病;嗣经恩师指点,始知不可存有此心也。故修法之时,要三密相应,一心不动,神不离舍,心不外驰;倘能如此修持,五六月可以成佛。》》(62-238)。如是之言,于密宗古今诸师所造之密续中,处处可见,绝非余之危言耸听也。

密宗认为必须先证显教之无我法,然后再修密宗之双身法,方可成佛:《《夫无我有二:一、众生无我,二、一切法无我。如修无我,先想我死无常,能将我死无常想得透彻,则我执自破,但在佛地之前皆不能全无我心,足见我执之不易破也。行者当想一切法与一切众既然自性本空,则真我从何而得?我且不真,遑论形相?可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昔莲花生大师曰:「一切法空、一切众生无我」,古来之佛莫不如此称说也。因众生从无始以来皆执我为实有,是以流转轮回、万劫莫拔,良可哀也。昔末而斡喇嘛嘱其门徒密勒、往恒河东边去见密得唎斡,向其求一切法空之理。因一切法空之道明白,则三身可得,断心可有也。密勒从其师之言,往见密得唎斡;密得唎斡谓之曰:「尔已到纳明妃之时矣。」密勒乃以无我空行为明妃,修正分之时始可用女人,用亦不要紧。不知正分者,不可接近女人。此谓用女人者与世俗之夫妇不同,另有密意,后再说之。……

密勒亦如其师云一切法空,月称亦谓一切法空;凡是佛皆如此称说,不如此称说者百不得一。一切法如水中之月,非真非假,故修正分之人应一心瑜伽(一心安住双身法之乐空无念境界中),不疑不贪(原注:贪心一起则正分之道乌有矣)。想一切法皆因缘生起,自性本空。如无因缘,则法不得立,故对一切法应视同幻化与做梦无异。犹如镜花水月,非有非无;若说其有,何异于说兔有角、说绳是蛇耶?正真实有之法虽如微尘之细,亦不可得。若不想一切法空、我死无常,则绝对不能成佛,而且难脱轮回。行者于有我之心生起之时,应立即想一切法空,如此则有我之心自灭;有我之心灭,则成佛有望、轮回可脱。……

本性空有有二:一、一切众生本性空,二、一切法本性空。一切法莫不显空,明了空原与本性无二无别,此空观之至理,诸佛莫不如此说也。自己的道理即是空安无二无别,尔等对一切法空之理,应好好修学。》》(62-73~76)

如是误会显教佛法为一切法空,既是一切法空,则不应常住双身法之乐明无念之中,乐明无念完全是「三界有」之法故,而且是三界中最粗糙之「欲界有」法故,完全违背自己所说之「一切法空」之见故。密宗如是自相矛盾之言,于彼等所造密续之中,处处可见,不胜枚举。

如是自相矛盾冲突之说,即是密宗法义之败阙,自始即谬故。譬如:《《抱明母时(抱明妃交合时),心甚欢喜,此欢喜即是安乐。我死无常、一切法空,即是空明;安中空,空中安,此之谓「空安无二无别」也(原注:空安无二无别又称乐明不二)。得空安无二无别,此后见道始来。夫密宗之见道,果位甚高,等于显教之第十见道,得到即是罗汉。再上一点即成佛矣!显教之见道则不然,见道时第一烦恼才去,然尚有八十一烦恼未除。在密宗见道得时,烦恼已尽,此时只要去除显恋即可成佛,显恋不去、犹不能成佛也。倘菩提心(精液明点)之力有一点来,而外边不去胡弄(不去外边乱搞女人),则身内烦恼能除,空安自然来矣!当菩提心抵密处门上(龟头)之时,疾速收回、上升至顶,则空安不分之智慧生焉,盖此处亦有空安也。倘空安不并修,则只修空,亦可一心想「我死无常」,盖欢喜心来时想我死无常,亦即空安无二无别也。彼能将精收回者(彼能将射出之精液再收回身中者),始合修法之道;修时身作金刚平定坐,即两足作金刚跏趺坐,两手结平定印,腰挺直,头竖使两耳齐肩,目视鼻端而微启,口闭齿离如常,舌微抵上颚,身体平定不倚不斜亦不动,此之谓金刚平定坐也。……

单身修不甚好,双身修成就速。自修双身外,并想一切众生亦抱明母,如此修习,功德无量(原注:此双身妙法为他经所无,故应万分珍视,切莫忘失。喜金刚本续经中亦有此种双身修法,其经、汉人已有译本。至于阴阳交合之道,大威德中亦甚详细,他经则不多见也)。》》(62-203~205)

如是密宗之根本修法,既说一切法空,又须求取三界有中最粗重之欲界有,如是堕于「有」中,口中却好言一切法空,皆属口是心非之人也。显教则不如是,具足声闻解脱道之蕴处界一切法空观,亦具足法界实相、能生「蕴处界一切有法」之如来藏空性心,永远不堕三界有,亦复不堕「三界有所生之一切法空」断灭见中。如是而说真空妙有、空有不二,方是真正之佛法也。密宗之法则堕三界有中,以「欲界有法」之欲乐,及「欲界有法之乐明无念觉知心」,而谓为空安不二,谓为乐空双运、乐空不二,迥异佛于三乘法中所说之解脱道及佛菩提道。

密宗如是误会显教已,根本未能证得显教所说解脱道之少分,根本堕在「我」中而说「无我」(以乐明无念之觉知心作为常不坏心、而堕于常见外道我见中故),根本就是执取三界最粗重「有」法之淫触第四喜,而说一切法空;正是佛所预斥「口中说空而行在有中」者,正是口中说「断我见」而堕在「我见」中者,迄未能知显教所断我见之内涵,何况能知、能断显教所断之我见及我执?如是而言密宗之见道证量极高者,岂非犹如无知者之狂语耶?

复次,密宗所言见道而成初地者,乃是以中脉明点观想成功、上下通达作为初地之证量;显教则以证得第八识如来藏,并通达如来藏所生之一至八识等心王法,及八识心王所生之五法、三自性、七种第一义、七种性自性、二种无我法,方得名为初地之般若证量也。今观密宗诸师于此初地之般若证量丝毫不知,错以中脉明点等外道法之修行作为佛法之正修,南辕北辙,完全无有交集之处;如是错会佛法,而言其修证高超于显教者,已成无稽之谭也。

密宗所言之无我法,皆以「一切法空」为无我,非以如来藏为根本而说诸法无我。是故其理完全违佛所说,绝非佛教之法也。当知「一切法空」之观念,「一切法缘起性空」之法,乃是依附于蕴处界法而有,是故「一切法空」之法不能自外于蕴处界法;若外于蕴处界法,即无一切法空之可言也,是故一切法空乃是依「三界有法」而有。如是而言一切法空者,即同断见外道见,等同无异,一切法皆空已,则同断灭见故,断见外道亦作是说故。

佛则依如来藏而言蕴处界及三界有皆是无常空--缘起性空,依如来藏而言三界一切法空,是故不堕断见,亦不堕常见。今观乐明无念、乐空不二、乐空双运之空,既依附于蕴处界有方能存在,则已显见乐明无念、乐空不二、乐空双运之空,不能外于蕴处界有,如是以意识觉知心为常不坏心,同于常见外道;如是堕于常见见中,却又说言一切法空,又否定蕴处界生起之根源--如来藏,如是而言一切法空者,却又堕于断见见中,具足断常二见;如是双堕断常二见者,云何可言如是「乐空双运」境界中之安住者为「一切法空」之修证?云何可言如是境界之安住为证得我空法空者?完全违教背理也。

如是「佛法修证」,根本不能证得显教之初见道功德,乃至最粗浅之声闻见道功德亦不能证,何况阿罗汉所不能知之七住菩萨所证见道功德?而竟如是崇密抑显,究有何义?

复次,心中虽想「我死无常、一切法空」,仍不能断除我见也,想之无用,尚不能成为取证声闻初果之正修行法,何况能成为取证大乘般若法义之正修行法?空言密宗之证量如何高超,其实皆是空言,犹如乞儿之空言自身是全国最富有之人也。

密宗既然自始至终皆以双身法中之乐明无念为佛法之正修,既以乐空无二、乐空双运之淫乐第四喜境界作为佛法之正修,则知绝无可能修断我见,必定以淫乐中之无念灵知为佛地真如故,则必堕于常见外道所堕之我见之中。如是修证绝无可能断除声闻初果所断我见,绝无可能证得声闻初果之果证,云何能于大乘法中断惑证果?无是理也。故说修学密法者,绝无可能断惑证果。

第二节 密宗之初地菩萨修证

密宗诸师妄想依于瓶灌可证得初地之化身果:《《…。于瓶灌五项中:…其究竟果则为得化身自性任运之果(61-199~200)。……。见道初地之依据中…果为证化身自性任运;归结:即为初地(61-525)。……。

果:又颂云:「证化身自性之任运」,即为其究竟果;计数其宗趣果时,因乃住脉处果,于十三地诸身化身现前,为其所谓之义。…。颂云:「能清净身,瓶灌究竟」,为远因之依据,了知远因之道生起次第及其意指(61-527)。……。

见道初地:复次,安立见道初地,即颂云:「六道之脉,见殊胜人之所依」,谓:由见青?字(梵字尼)为密缘起,外境觉受所现无所欺瞒,其于初地见道智、无漏实谛之义,见前所未见者,谓见道。其中生殊胜喜者,即颂云:「喜」,亦假立初地名为极喜地(61-531)。》》

如是密宗所说之化身,乃是欲界人身之色身也,由此色身而受四种灌顶,故密宗所说之初地化身,不同显教所说之化身,密宗所言之化身能受四种灌顶故,乃是欲界人间之色身:《《灌:即因位时于上师处领得瓶灌,道位时,则于自之四座等瓶灌广略三者中,任择一而修。

道:即生起次第相状,初由上师处领得教授,随后由自修习缘起而得初地。…外缘起者,由化身(色身)持四灌(瓶、密、慧、第四灌)。内缘起者:见身脉之坛城。果为证化身自性任运;归结:即为初地(详前段文中61-527、531所言)。》》(61-524~525)

如是密宗所言之密宗初地化身者,乃是欲界人身之色身也,与显教所言之初地菩萨化身迥异。不可混为一谭,便说密宗行者所证即是佛教经中所言之初地,亦不可说密宗初地所证之化身即是显教初地所证之化身也。此谓密宗初地之本质仍与外道凡夫及世俗人肉身无异,绝非佛教中之初地圣者也,完全不知、不证显教初地所证之道种智故。

显教初地菩萨若是戒慧直往者,仍未能发起初地之化身而至百佛世界;密宗虽言其初地能分身至百佛世界,其实自古至今未有一人真有如是修证,皆是妄托已死之人有此修证。任一时期悉皆如是托言已死之人有此修证,不曾举证健在之人有此证量,睽诸密续典籍即可知也,是故密宗如是之言,皆是笼罩学人之语也。

密教之初地「菩萨」以人间色身而受瓶灌顶乃至第四灌,显教所言之初地菩萨及其化身,则皆不受密法如是灌顶,是故迥异,不可等视。密教中所言之见道初地,既以中脉明点修证作为初地,迥异显教初地道种智之证量,复以人间肉身作为其化身,则与显教所说初地化身截然不同;复以受灌顶后之自修双身法中,取证乐空无念境界,而认取淫乐之喜乐作为初地之胜喜极喜,而引用显教经典所言「极喜地」之名相,作为取证佛教初地之果证、作为见道之初地果证,其实与佛法中所证初地完全不同,绝非佛教中之初地菩萨也,凡我佛门学人皆应了知其异,以免盲目之推崇及盲修瞎练之弊。

密宗上师悉皆妄谓明点所引生之乐住,可以证得大乘佛教初地之果位:《《瑜伽者,但依密法种种作持,久之其灵识真心、自得经由风息等不可思议之加持力,而得稳住于其中枢灵脉穴中,于是自得其空明、而且不可自支之大乐境界。……于是行者之幻心识既得安置,其灵明之真心识体乃得安住真空,渐得舒放其本来净光,而一时获得其平生从未经尝、今忽得之、一种莫可名状、几不自支之大安乐境界。此之境界即所谓空明大乐境,亦即习定者之初圆满地,或曰欢喜地。得此境界者,其心即已初次合入一真法界之妙明净性,即已非复凡夫,而为已阶圣地者。其后此之乐求,当为于死后能得长住此境。》》(122-628)

此段文意,乃谓密宗行者修瑜伽(常修双身法之淫乐),依密宗上师之教授,如其法而修之;久而久之,自能常住于淫乐而不漏泄之状态中。如是常修、常住此状态中者,久后自能引生第四喜,而获得「乐不可支」之无念而住淫乐中之状态,此乐并且能遍至顶而生极清明之头顶乐受(头部略有轻微晕昡、无重感、而混合淫乐之大乐)。若证得如是境界,即是密宗之初地「菩萨」果证,自以为如是即已证得显教经典初地菩萨之果位。并作如是妄想:当为于死后能得长住此境。部份密宗教派则认为证此境界者,即是已成密宗之究竟佛果。

此乃密宗错解显宗经教无数例中之一例尔。所以者何?谓密宗如是「初地菩萨」未能证得第八识如来藏,尚无禅宗初明心者之般若慧,是故根本不解般若空性,亦完全不通道种智,与诸外道凡夫无异;彼等密宗「初地菩萨」之所修行者,皆是心外求法故。如是,密宗古今一切上师皆外于自心如来藏而求佛法,而其修行理论及其行门复又与诸外道无异,皆在世间有为有漏法上用心,而自谓其法能不泄漏精液故为无漏无为之佛法,误会佛法大矣!焉得名为佛教之一支派?无是理也!

复次,密宗诸师妄以明点脉气配合双身修法之修持,而言彼等具有佛法中初地至佛地果证,皆是错会佛法之妄语也。譬如:

《《如上加行道,欲令气清净故,修命勤故,是为语坛城;诸轮气往来纯熟,能灭十二宫中一宫之迁移气。明点(观想之明点)集中海螺(集中于明妃之子宫)而能认持(而能执持回转自身中脉不坏);由认持支纯熟,能灭一千八百分别,得十方世界边际神通,变化自在,此为见道故。续云:由常时能持之力,正趋入金刚萨埵,是命勤气之果,得相无分别智。故时轮云:「由彼剎那智慧乐,若明点提不漏失(若射精后之精液能回提入自身中而不漏失),能得无漏俱生智(便能得到无漏之俱生喜智慧),由彼能予法界智(由彼俱生喜即能给予密宗行者证得法界体性智),六道众生所遍命,一切时中烦恼魔,决定由此而摧毁。」如上一切变化神通,及一切智,由三界中行者现生证得。庄严经论云:「此后超越于世界,乃得无上一切智,能远离彼之二执,由彼彼等转变已,许此为登初地相。」……。灭除见修习气者:二颂半:「初为一千八百气,与分别同时清净,如是是为世间道。二地俱生明点者,密处阻挡能见道,是故无生死无明。三地为清净明点,于脐四地或五地,六地七地在心轮,八地九地在喉轮,十地十一在于顶。」初为一千八百气与分别同时清净,此为前二道所灭除者,属世间由命勤支、认持支,灭除无明及有漏生死于密轮上,一剎那大乐智慧清净,是初地二地故。颂云:「二地俱生明点者,密处认持能见道。」此意出于续注中。本颂云:「从初地得清净已,于二地渐次增长,于脐四地及五地」等句,如上每登一地,灭除一千八百气,令其清净;是出续注,所谓各轮具二地,以清净云云。》》(34-481~483)

如上所云之密宗初地乃至十地、十一地之菩萨,皆是以观想明点及修练宝瓶气,而能于合修双身法时令密处之精液不漏泄者,即是证得无漏俱生智。并谓证得此明点(精液)不漏、而常住淫乐之境界中,不起贪着射精之乐触者,即是证得法界体性智。或不慎射精而能藉气功之力加以提回身中者,即是密宗之初地菩萨。此谓密宗认为众生法界皆是由此明点(精液)而出生故,是故法界之智慧即是此明点不漏而得乐触之智慧,由是故说证得性高潮而于密处不漏明点者,即是证得法界智,是名密宗之初地菩萨。

密宗自言如是「菩萨」即是佛法中之见道菩萨,并说此「菩萨」能灭一千八百分别,得十方世界边际神通,变化自在,此为见道故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是,所修、所证与佛法完全无关故,亦未曾见有任何密宗行者证此道已、能于死前显现些许神通者。皆是死后由其继承随学者加以渲染喧腾,若无人出面证实其谎言,久后便予加载文字典籍之中,后世之密宗学人便言彼已死之密宗上师生前有大神通,皆非诚实之言。

若能于不慎射精后,具有吸回身中之功夫者,此非世间人所能为之,故名「出世间之法」;如是「菩萨」超越世间众生,而得「成佛之乐」智慧,故名证得一切智之圣者;并说如是密宗初地菩萨能远离人我二执,所以身心与众生不同,因此而认可此一密宗行者为初地菩萨,故云:「此后超越于世界,乃得无上一切智,能远离彼之二执,由彼彼等转变已,许此为登初地相。」如是密宗初地与显宗所说之初地菩萨修证完全无关,乃是外道法,而密宗竟以佛法中之初地菩萨自居,进而贬抑显宗证悟者之证量粗浅,乃至贬抑显宗初地菩萨之修证,宁非佛门中之荒唐事耶?

此密宗所说初地菩萨,若能进修而令明点绝对不漏泄(不须如「初地」之射精以后再用气功收回身中)者,而能将物质明点阻塞于密处不漏,因此而常住于性高潮中者,即是证得俱生乐者,即成密宗之二地菩萨;由能如是不漏精故,说为已无生死无明漏之圣者,故说:二地俱生明点者,密处阻挡能见道,是故无生死无明。然此等修证,皆是外于自心如来藏而修者,与佛法完全无关,正是心外求法之外道。

密宗之三地菩萨修证,乃是将受淫乐时之明点加以净化,观想提升红白明点(男女双方淫液)之净分。然后仍依双身法而抱明妃、二根相入,令生淫乐,复将所提明点上升至中脉脐轮,令淫乐随明点之上升、而从密处扩及脐轮;如是每日八时修之,能令明点不泄而受密处与脐轮之俱生淫乐者,即是密宗之四地五地菩萨;故云:「三地为清净明点,于脐四地或五地。」

密宗行者若能如是「八时精进」而修者,不久即可将淫乐扩及心轮--从密处至脐轮心轮皆有乐触--如是即成密宗之六地与七地菩萨;若再精进而修,每日抱持明妃修持不断者,渐渐能将淫乐之触受从密处扩及脐轮心轮喉轮--于此诸处皆与下体同时有淫乐之乐受,如是则成密宗之八地九地菩萨。若能继续精进抱持明妃、每日八时而修者,不久即可提升至顶轮,令顶轮亦充满淫乐之觉受,而成「十地菩萨」;若能令此顶轮之乐受遍满头部,并令密处、脐轮、心轮、喉轮等处之乐受俱皆遍满者,即是证得第十一地(等觉位)之修行,名为证得俱生乐第四喜具足者,故云:「六地七地在心轮,八地九地在喉轮,十地十一在于顶。」此法即是密宗修证诸地果位之即身成佛法门。

由此即可了知密宗所说之初地至等觉地之修证,其实皆与佛法无关,纯是外道性力派之「修行」法门,然后借用佛教之出家人表相、及佛法之名相,笼罩佛教之出家与在家学人尔,其本质仍是具足凡夫外道法之欲界沦堕行门,纯是有为有漏之法,与佛法中如来藏般若种智修证之证圣完全无关也。

第三节 密宗证得六地之行门

密宗之萨迦派祖师,妄以为依于瓶灌可从初地修至六地,而成就初地至六地之化身果。譬如:《《颂云:「外验相密处等,以明点固」,即谓:外验相升现明点者为:以明点固于密、脐、心等处,于各轮各得二地,共得六地,能于中脉开解三十二脉结。开解中脉三十二脉结者,初地时开一结,二地至六地间,逐地开解三结,共得开解十六结。 由三脉轮得自在,其界净分易不退。 颂云:「唯见报身」,谓:自一至十地间,能亲见且亲得加持。 归结:颂云:「修道六地终」,其第二地无垢地、三发光地、四焰慧地、五极难胜地、六现前地等,系就教门而释。如此第一宗趣瓶灌所摄之六地教示终。》》(61-538~539)

以上所举萨迦派之见解,认为依于瓶灌而修中脉及明点之观想者,可以证得初地至六地之果证。谓若观想明点于中脉密处分明显现后,再观自身为勇父而抱明妃,二根相入而引生淫乐时,若能令明点坚固而不漏失,即是密宗初地果证之「外验相」--由此验相即可证实自身确实已证初地之果位。

若能再进一步:长时常住于此密处之淫根高潮中,而保持明点不漏失,故已坚固于此乐之安住者,即是证得第二地之果证。如是上引至脐轮,亦有如是一二地之修证;上引至心轮,亦皆有如是一二地之果证;其中之证量行法,与前初地二地之修证行门相同,类推可知。由能坚固精液明点于密处、脐轮、心轮故,共有六地果位可以修证。

而密宗于此《道果--金刚句偈注》中所说之断结者,谓于此六地之修证中,在初地时打开一个脉结,于二地至六地间,每一地各有三个脉结须打开,是故共有十六结须打开。若打开此十六结者,名为断结者。密宗以如是中脉内之结打开,而说为断结,与显教所说之断除「烦恼结使」完全不同。是故密宗之断结证果者,并非佛教之断结证果,行人知此已,即可不必再被密宗所说「诸地果位」之证量所笼罩。

由修证中脉之密轮、脐轮、心轮通达,及能将明点随意上升或下降于此三轮之中,随意引生淫乐而不漏泄,即是坚固于「六地」之果证者;若能如是坚固者,名为「于三脉轮得自在」者。如是密宗行者,即可随意于此三脉轮引生淫乐而将明点之净分观想上提(观想提升精液之净分、气分),而散布于全身,令自身长寿及助成「佛道」。又言:能如是长住淫乐高潮境界中而不漏失精液者,即能令净分易提而不退失,故云:「由三脉轮得自在,其界净分易不退。」(界谓精液明点--种子也,借用唯识学「种子」之意也)。

萨迦派修证诸地之法门,即是以此双身法配合明点观想引生淫乐之行门为主,除此以外,别无行门可证诸地果位;亦无任何行门能令密宗行者证得第八识如来藏,故不能令人真实证悟般若。萨迦派如是,西藏密宗其余三大派亦复如是,悉皆不能自外于明点淫乐之修行法门,如是堕于外道妄想之中而言佛法之圣位果证。如是虚谬之妄想,与佛法中诸地菩萨种智之修证完全无关,而竟可以作为佛教中成就佛道之菩萨诸地修证法门;完全不知不证三贤位所证之大乘无生忍,何况能知能证佛教诸地菩萨之大乘无生法忍?而诳惑众生,妄谓以之进修即可证得佛教诸地圣位之果,而言依之进修即可于一生中成就佛道,狂言如是外道之行门为佛教中「果地修行」之胜妙法门,以之贬抑显教行门为因地修行;始自天竺密宗、末至今时流窜全球之密宗喇嘛,所言莫非如是。

如是颠倒黑白、指鹿为马之言行,已成娑婆世界佛教中「古今最大之骗局」;密宗中之如是虚妄想行门,汗牛充栋,多至不胜枚举之地步,无法一一列举,谓之为「狂想修行者之宗教」可也。余今举之以告诸方有缘学人,有智之人鉴之,当即知所当为也,无庸末学之多言也。

第四节 圆满报身果之修证妄想

萨迦派上师妄想依于密灌可从七地修至十地之圆满报身果:《《第二宗趣:(简表:略之不录)。现:教示密灌所摄四地(七至十地):……真如验相:现为教示真如验相功德升现于心,颂云:「第七地以上,四轮之印」,其「四轮之印」者为:脐、化身轮业印;心、法身轮法印;喉、受用轮大印;顶、大乐轮三昧耶印。颂云:「能动报身净土末陀数等」,谓:于六地以下能动化身之百净土等之七组百功德,以有六地故,以百、千、万、洛叉、阿底洛叉、俱胝等六地类推之。于此报身佛净土,于第七地为动七末陀数等,如此于八地七阿由多数,及于第九地七摩诃阿由多数,第十地阿由多数,当依此类推知(十百名千,十千名万,十万名洛叉,十洛叉名阿底洛叉,十阿底洛叉名俱胝,十俱胝名末陀,十末陀名阿由多,十阿由多名摩诃由多,十摩诃由多名那由多,十那由多名摩诃那由多,十摩诃那由多名波由多)……六轮半中,如何立四身净土?于密、脐、心三轮处立化身净土,于喉、眉间二轮处立报身净土,于顶轮处立法身净土,于顶髻之半轮处立体身净土。 中脉三十二脉结中,如何立净土?开解十六脉结六化身,开解十二脉结立报身,开解三结半立法身,开解顶髻之半结立体性身之净土。 四坛城中,如何立净土?身脉坛城立化身净土,字婆伽坛城立报身净土,净分菩提心坛城立法身净土,藏智气坛城立体性身净土。 清净现分--智所行境中如何显现净土?总概即:一转轮王之净土为四洲,百俱胝四洲为一化身净土,百俱胝化身净土为一报身净土,百俱胝报身净土为一法身净土。如彼三身之净土者为一具量,其体身净土则为无余轮涅平等性,亦即为「佛与有情同一相续」之义。 内验相升现气,即颂云:「内验相气止十指」,谓:(文长繁琐,略不录之)。 外验相升现明点,颂云:「外验相喉眉间明点固」,谓:彼二轮中由开解中脉之十二脉结、而令界净分坚固不动。 归结(果):颂云:「修道十地」,即谓:归结。依教门而立,第七远行地、第八不动地、第九善慧地、第十法云地等名(此四地谓为圆满报身果:『宗趣与果,彼之究宗趣与圆满报身任运成就果等,于果时述之,此处暂止。』61-269)》》(61-540~554)

如上所举,萨迦派认为:「经由接受上师之秘密灌顶而了知淫乐俱生喜之修行方法,复与异性上师合修此双身法而实证俱生喜,可以证得第七地至等觉地之佛教果位。」然而如此修证完成之密宗等觉菩萨,其实完全不知显教中贤位第七住菩萨所证得之如来藏,故不能知般若之总相智--大乘无生忍;亦完全不知诸地菩萨之道种智--大乘无生法忍。如是凡夫知见,竟以欲界世间淫乐不净境界之修证,取真正之佛教法义而代以外道行门等虚妄想,而入篡佛教正统,喧宾夺主,导致真正佛教之灭亡于无形之中。有智学人闻此,复见举证确凿,复何所疑?

如是密宗妄想之外道行门与果证,而以种种言语文字巧说,互相高推为佛法上之证量,令人误以为密宗诸师真有佛法上之证德,令人信之不疑,真可谓善于颠倒黑白、广作宣传者也。譬如《密勒日巴大师全集》云:《《…因为这件事,尊者的盛名在尼泊尔各境不径而走,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。此时耶雍和可孔地区的国王,闻听尊者的事迹后,对尊者心生敬信,仰慕不已。一天,圣救度母忽然现身对国王说道:「在你的库藏中有两件物品:一是产自嘎西嘎的布匹,一是阿汝惹万灵药;你应把这两件东西送给一位西藏的大瑜伽士,他乃已经证得十地的大菩萨,现在正住在尼泊尔境的北方山区尼香古打山洞中。你把这两件东西供养他,将来会有重大意义的。……」》》(4-2-312)

然而吾人探究密勒日巴之「十地证量」,竟然发觉密勒日巴所证得之如来藏,只是常见外道所认定为常住不坏之意识心而已。余已举陈于拙著公案拈提《宗门正道、宗门血脉》二书中,证据确凿。如是,密宗最擅长者,乃是以诸地及佛地之果位名相,套用于彼等学自外道法之欲界淫乐行门之上,动辄谓彼修证为佛教圣位诸地境界,乃至高推为佛地之证境;其实皆是徒有虚名、全无实质之狂言妄想尔。

萨迦派如是,号称改革派之黄教宗喀巴亦复如是,妄谓密灌能令人证得欢喜地乃至三地:《《三地自性之真实三昧耶,谓极喜等渐次能证。》》(21-418~419)。睽其所谓之真实三昧耶之行门,则是双身修法之淫行喜乐之修证。改革派之黄教法王宗喀巴如是妄想,推察密宗其余各派之修证诸地果位实质,亦复如是堕于妄想,莫非同以如是双身合修之外道法,诳为佛法正修。由是种种证据,可知密宗绝非真正之佛教,彼等所谓之果地修行胜妙法门,既皆是如此妄想之法,何可信之?修之?

复次,萨迦派妄想以慧灌之道、证得等觉妙觉之法身果(密宗说为第十一无喻地、第十二大智地):《《第三宗趣:……现,教示慧灌二地(第十一、十二地)……(此段文中说:因中之远因、近因,及外内缘起等,皆是观想坛城、明点、脉相…等,文长不录)颂云:「见手印女净分之净分」,谓:于佛母诸脉处,其界净分(于明妃淫液之净分)能无所碍。以见而行秘密缘起后(谓合修双身法之乐空不二),见外境觉受之所现,乃生五神通而无碍。又,若见净分集于眼门,则生眼通,集于耳门,则生惹通;若见集于心间,则死时得迁识,生时得他心通;若见充盈于顶髻等一切脉处,则得生神变之神通而无碍。 本颂中云:「若净分临脉字,生神变而无碍」,谓能变化自身种种脉界,若于此引导手印之净分(若于此引导明妃淫液之净分),则生变化外境种种色之神变而无碍。……

内验相:内验相升现气者,即颂云:「内验相气止十二指」,谓:外十二指、内十二指,共二十四指,其数亦有十二组一千八百息止于中脉;为遮止十二因缘中「无明」至「老死」间之一切。

外验相:外验相升现明点者,即颂云:「外验相至顶门明点尽固」,谓:于顶轮,由开解中脉之四脉结而至界净分坚固不退。 归结:颂云:「第十二地」,谓:隐蔽义之第十一无喻地、第十二慧竟(佛地。原注:或大智)地,为归结。》》(61-555~567)

如是,以中脉内之明点观想、宝瓶气…等,及双身法之慧灌中所得境界,而配以佛教中之等觉地及妙觉地果位名相,与佛教之诸地菩萨所证「无生法忍、道种智」毫无关连;如是修证之密宗大菩萨,仍未能知显教七住菩萨之般若慧,亦仍不能知晓二乘声闻之解脱道,而言已证第十一地、十二地者,真乃妄想之宗教也。

密宗红教、白教、花教、黄教所说悉无二意,同以双身法作为成佛之骨干,同以双身法引生俱生乐之「智慧」为主修,同以双身法之修证作为成佛之道,完全不依亲证如来藏之修证般若而成佛道。兹以白教所说为例:《《颂云:「如上气脉明点三,皆于心上所显者,此法最要为直捷,趋过一切菩提道。」一切所说二乘菩萨由方便摄持,唯是一切种智之道。于此,密宗金刚乘者,以世间欲界气脉明点所持身,具大善巧方便,由铁变金。行者得法要以修已,较彼一切道次第、大为殊胜。颂云:「于五浊恶世,汝欲思无修,由念手印坛,可成圆满佛,除此虽励力,大乐修不成。精进于所缘,瑜伽者自身,如兮鲁噶智(兮鲁噶智谓吓鲁噶双身法之智慧),完全可圆满,由此于诸通,眼等皆可证。」观自在菩萨云:「虽有作无间罪者,现世亦能得大乐佛果。」如是广述,盖由方便善巧所生故。》》(34-475)

由如是白教上师所言一段文字中,已可了知密宗由于无力修证一切种智之道,故作嫌言:「二乘及菩萨所修者,唯是一切种智之道,不具备密宗如是方便善巧之吓鲁噶双身法行门,故是无有方便法之迟缓成佛法门。」然而二乘从来不能修学一切种智之道,亦不需修学一切种智之道,唯有欲求成佛之菩萨方才修之。密宗上师自古至今,皆于一切种智之道无门可入,是故无力修之,乃另行发明成佛之道;然其所发明之成佛速疾大道,却是从婆罗门教众多支派之性力派中抄袭而来,并非密宗自己所发明者。

如是密宗所言之方便成佛之道,虽名方便,然其本质,实是「以随便为方便」,与诸异性多行淫乱之法故。虽然加以佛法名相果位及精进之名,其实与世间极贪之男女杂交淫乱无异,唯是更能令人穷尽淫乐之触觉尔。由不能依佛所说之法触证一切种智之道,复又不舍世间名闻利养及淫乐故,便以外道淫乐贪着之法,代替正法之一切种智正道,而作种种佛法名相之庄饰,诳骗初机学佛者之金钱与美色;如是邪见及行为本已不当,正应偷偷摸摸而在暗地里进行,然而达赖、宗喀巴、莲花生等古今密教上师却反其道而行:堂而皇之,冠之以「大菩萨、究竟佛、佛之化身」等名义而笼罩大众;义理不直、却敢气壮地公开抑显崇密,贬低显教佛菩萨之行门及修证,高推密教邪淫之法。真乃世间最最颠倒无耻之行也。

复次,观世音菩萨从来不曾说过:「修学双身法而证四喜之人可以成佛、可以灭除无间罪。」密宗上师不应作如是妄言,妄攀于观世音菩萨。若为袪除密宗行者恐惧犯戒而作是言者,乃是破坏佛教正法之言,居心不良,其罪极大。何以故?谓作是说,而令人修学双身法者,乃是陷害他人于未来世中长受地狱尤重纯苦之人,如是之言其毒无比,害人非唯一世而已。

佛教学人若有智慧者,应当审思,莫为其所害;所以者何?谓学人若遭害命,不过一世受害;若听密宗喇嘛之言而陷于破毁十重戒之大罪者,则被害而致未来世陷于地狱之中,受诸尤重纯苦历时多劫,果报之重,思之能不心寒乎?有智者当细思之!莫待舍寿时之后悔不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