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实修参考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1919 位读者 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识蕴真义(连载十六) ......平实居士

次叙蕴我、处我、界我,及其生起次第,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
地观行而断我见。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,则此界将可
渐转清净,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,可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。若佛
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,则必舍弃世相法上(广建寺院、追
求佛教界第一)之营谋,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:以教导众生
断除我见为主要弘法内涵, 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(财色名食睡)之
贪着为主要内涵,即可令社会清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、作奸犯科
,则使国土渐转清净,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,福报亦可因而日渐
转增;从此以后,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、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
人间净土也!人间净土之成就,在于心净则土净,而非泥土大地之
清净故;心方是真实之土故,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,
净业使然故。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,方是人间佛教四众
弟子所应为者; 不当以破坏正法之密宗黄教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邪
见,不当以显教法师之身,将密宗四大派邪淫之双身法暗中修习,
而可名为人间佛教、人间净土也!

五蕴我者,谓色蕴、识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。蕴者何义?谓聚集
义、积聚义。色蕴者,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;经由父精母
血而成就,经由四大所成之食物而长养,是故新陈代谢、念念变异
、生住异灭,由生而长,由长而变异、而老,由老而死;有生则必
有灭,是由物质积聚而成者,即是藉缘积聚而生之法,说之为蕴,
是故色蕴虚妄。色蕴者,谓色法积聚之义:色蕴以阿赖耶识心体为
因,复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,是故阿赖耶识与意根入胎而取受
精卵,而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色蕴五色根(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
扶尘根与胜义根); 具此五根之后,「外法光明所照」则意根有念
,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色蕴所摄内相分五尘,于五尘中则有意根
所触知之法尘显现,皆属五蕴之十八界所摄;由是缘故,总说色蕴
有十:眼根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根,以及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。
如是十法说名色蕴。色蕴是十种色法积聚而有者,故名为蕴。

识蕴如前所说,谓前六识;由意根与法尘为缘,藉人间有色根「未
坏、或未嬴劣」之五色根为缘,才能使此识蕴在人间生起与运行;
识蕴六识既皆是众法因缘聚合而成者,是故识阴亦名识蕴,是众法
积聚、蕴集而成者故。譬如经中说:【「诸贤!世尊亦如是说:『
若见缘起便见法,若见法便见缘起。』所以者何?诸贤!世尊说:
『五盛阴从因缘生:色盛阴,觉、想、行、识盛阴。』诸贤!若内
耳鼻舌身意处坏者,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,则无有念,意识不得生
。」】(《中阿含经》[0467a09])。如是 世尊开示中,已经明说:
识阴是因缘所生法。若非因缘所生法(譬如意根唯因即生,不须藉
缘;亦如阿赖耶识心体是因缘法之因, 佛说「本来而有」,不必藉
缘已自存在),即非识阴所摄,故意根与阿赖耶识心体不得摄入识
蕴中,非属藉缘乃生之法故,亦非积聚而成之法故。

识蕴以何因、何缘而生?答:以阿赖耶识为因、无明为因,以及内
六处(五色根之胜义根及心根之意根)为缘,加上功能完好之五色
根而有「外法光明所照」,因此而生内相分六尘,方有意识之出生
;意识得出生已,方有眼等五识伴随出生。如是六识心,初从意识
、末至眼识,都需因与缘和合方能从如来藏中出生,故说「从因缘
生」;五阴既然皆是从因缘而生者,则五阴所摄之识阴,当知全部
都必定是从因、缘出生者,故名识蕴。又:蕴者是积聚义,识蕴实
由眼等六识积聚而成故。 如来藏阿赖耶识既是出生识蕴之因,亦是
识蕴藉以出生之众缘(六根、六尘等十二处)之因,阿赖耶识心体
又非积聚而成者,当然不可摄归「蕴」中。由阿赖耶识心体本来已
在,亦可单独存在于无余涅盘中,证明非属积聚所成者故,蕴义不
能成立,当知不可摄归识蕴中;复是识蕴出生之因,复是「识蕴出
生所依缘」之因,当知更不可摄归识蕴中。

再举 佛于《增一阿含经》中之圣教而说识蕴。云何识阴?谓前六识
,有佛语为证:【彼云何名为识阴?所谓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
,此名识阴。】(《增一阿含经》卷28)举凡能够了别六尘境界者,
都是识蕴所摄之妄心;识谓识别之功能也,有佛语圣教为证: 【云
何名为识?所谓识:识别是非,亦识诸味,此名为识也。】(《增
一阿含经》卷28)故说离念灵知乃是识阴之功能,谓能了别是非善
恶、苦乐受、六尘韵味等故。离念灵知具足如是识蕴功能,不出六
识心功能之外,与六识心之功能并无差异,故是识蕴所摄。既是识
蕴所摄,功能与识蕴都无差别,又是依于根、尘、触三法和合而生
者,当知是有生之法; 有生之法则必有灭,只有未来灭尽时节的早
到与晚到差别耳,无有不灭者,故说识蕴、离念灵知心虚妄,是有
生有灭之法,不应依之,不离生死法故。

人间之识蕴如是,色界之识蕴亦然,须藉色界微细物质所造成之天
身,才能存在;须藉禅定力所生功德,才能生起。此谓色界天身须
藉色界定之禅悦以为法食,才能生存;色界之色蕴生起以后,方有
色界之识蕴四识生起与存在,是故色界之识阴亦名为识蕴,亦是如
来藏因与众法为缘方得积聚而出生者故,色界识蕴是由眼、耳、身
、意识四法蕴积而成者故,为蕴所摄。无色界识蕴仅存第六识--离
念灵知--亦须藉四空定之定力才能安住,亦须藉意识所得定力产生之
禅悦为食,才能维持其生命;既然同属如来藏因与意识定力、意根
触定境法尘为缘,然后方得生起、存在者,当知亦是因缘和合而成
者,当知亦是众缘蕴积而成者,是故无色界识蕴虽唯一识,仍是识
蕴所摄,仍是蕴集如来藏因与其余诸缘而成者,故名识蕴。然而三
界中之离念灵知意识心、 定力所持之定境中意识心,皆必须依靠意
根为其俱有依,皆必须依靠定力及定境中之法尘相,才可能生存、
安住。由此可知,始从最粗糙之人间识蕴,末至最微细之无色界识
蕴,皆是众缘积聚之法,非是可以独存之法,故知非是常住法、实
相法。由是故知识蕴虚妄、离念灵知虚妄,不应执著。

初受蕴者有二,谓境界受及苦乐舍等觉受,即是五遍行心所法中之
受。境界受谓身根本有之苦、乐、舍受,即是尚未由觉知心、尚未
由离念灵知心生起对此境界欢喜或厌恶之心行时所得之身根身识上
所有觉受;苦乐舍受,谓身根身识触痛尘已,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
触之粗相细相而产生苦觉、乐觉、不苦不乐觉(注:痛谓触觉)。

如是觉受,云何亦谓为蕴?谓如是觉受,必须先有色蕴及识蕴,然
后方得在人间生起;故如是觉受,必定是经由色蕴与识蕴之聚集而
成,若无二蕴之聚集成蕴,则无身根身识之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受可
言,是故名之为蕴。亦因此受蕴,乃是由三种受而成就,若无苦受
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三种聚集,则不能成就受蕴;若单有其中之一
或其中之二, 则人间众生之受蕴不成就,名为有残缺者,即是残障
者,由是缘故亦名受蕴是聚积所成之法,故名为蕴。境界受与苦、
乐、舍受如是,随后再由意识觉知心、离念灵知心之观察而产生之
心理上之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、忧受与喜受,当然更是积聚成
蕴之法,当然更是依于身根所有受蕴而再转生之心理上苦乐舍等受
,如是受蕴则属于后受蕴,当然更是依于生灭有为之色蕴与识蕴而
成就者;成就受蕴之色蕴与识蕴,既然皆是有生有灭之法,当知依
于色蕴与识蕴而有之受蕴,亦是有生有灭之法,如是,则能证知「
受蕴我、觉受之我」虚妄不实,有智之人如实观行之后,即不应执
着受蕴之我常住不灭。

想蕴者,谓五遍行心所法中之「想」也,即是了知觉受之心所法;
谓身根之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皆由觉知心意识所了知,此了
知者即名为想;是故 佛云:【云何名为想?所谓想者,想亦是知:
知青、黄、白、黑,知苦、乐,故名为知。】(《增一阿含经》卷
28[0707b16])是故并非仅限语言文字所作之思惟思想方名为想阴,
举凡识阴六识已生起知觉性者,此知觉性皆是想阴所摄,经说「想
亦是知」故。若因想阴知觉性之了知五尘,然后生起苦、乐、舍之
觉受者,已是受阴所摄,已非想阴也。想阴一法为何仍是积聚而成
蕴?谓想蕴之了别性者,乃是由色蕴、识蕴、受蕴之「触」 心所法
具足以后,方能有「了知性」之「想」故,由是故说想蕴亦是积聚
而成蕴者:由色蕴五根界、识蕴六识及意根一处所蕴集而成为想阴
,故说想阴亦是蕴;若是诸法蕴集而成者,当知虚幻不实。境界受
中之想蕴成就以后,方有六想身:所谓眼想乃至意想。

六想身即是六识对六尘之直接了知性,即是眼根眼识之见性、耳根
耳识之闻性乃至身根身识之觉性、意根意识之了知性,总有六种知
觉性,是名六知性、亦名六想性,如是名为六想身,即是想阴。有
此眼根、眼识等六种知(想)之想阴,方能有离念灵知心或有念灵
知心之六种见闻知觉性,然后始有灵知心、觉知心对于身根三种受
之分别领受,因此而产生了顺心、违心、俱不顺违之觉受,即是苦
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;有此三受,然后始有意识觉知心自身生起
了种种语言文字妄想,思欲离苦得乐,始有忧受与喜受,然后始有
初机学人所知之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。若究其实,未起语言文字时
领受身根苦、乐、舍受之觉知性,即已是想蕴所摄也,经说「想亦
是知」故。

想蕴如何是虚妄不实?谓想蕴之生起,必须先有色蕴、识蕴、受蕴
三法,然后始有语言文字之想阴生起;或者必须先有色蕴、识蕴等
二法,然后最初离语言文字之想蕴(知觉性)方能生起,随后始有
语言文字相应之想蕴在最后阶段生起。色、识、受等三蕴既然虚妄
,由此二蕴、三蕴积聚而成之想蕴当然必定虚妄,是故对于想蕴--
了知性或见闻知觉性--不应执著,此想蕴者亦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
之根源故,有知有觉即不离苦乐受故,不离苦乐受者即是苦故,无
余涅盘中绝无想阴(了知性)可以存在故。若人有智,欲究竟离苦
者, 当离一切受。欲离一切受者,当离六想身:离见闻知觉性。欲
离见闻知觉性者,当灭六识身。欲永灭六识身者,当灭我见;灭我
见已,当灭意根所有处处作主之心性,我执始断。意根之我执灭尽
已,死后不再入胎而灭六识,意根随之永远不再现起,最微细之行
蕴即告灭尽,即入无余涅盘(于大乘广五蕴法中,别有意根及阿赖
耶识自身之想阴,与断除我见、我执无关,属于大乘一切种智范畴
,于此不另宣示)。

行蕴者,谓身根之种种行为,所谓表色及无表色,皆是行蕴;亦谓
识蕴之种种心行,皆是行蕴。人类皆有身根,不坏之身根即名有根
身;有根身在人间之存在,必有行来去止、坐卧睡眠及饮食、大小
便利等事,由此显示种种表色,皆是行蕴;乃至由表色而显示出来
的气质、神韵等无表色,亦皆属于身根之行蕴所摄;身根之行蕴即
是肢体动作等色蕴所显示之法,故行蕴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蕴之行为
所显现,即是色蕴之行来去止肢体动作等事相上之功能差别,亦是
众生所最执著之自性,摄属行蕴之一。若有人将色蕴所显示之行蕴
执为实相者,即是错悟而堕于色蕴有为生灭法中者;如是自称为悟
,以贤圣自居,实是未断我见者,堕在行蕴我中,即名大妄语者,
成就地狱业。

身根有行蕴,七识心王亦有行蕴;然因二乘菩提中虽说有第七识意
根,但不开示对于第七识意根之观行,是故二乘菩提中不说意根之
行蕴,唯说六识心王之行蕴。六识心王之行蕴者,即是眼识之行为
、耳识之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之行为、离念灵知之心行,皆属行蕴
所摄。识蕴六识之行蕴者,即是眼识见性之行为过程、耳识闻性之
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(离念灵知心)了知性之行为过程,皆属
识蕴六识之行蕴,都是识蕴六识自性之运作过程故。若将六识之见
闻知觉性认作常住不生灭法,误认为开悟见性者,即是堕于识蕴所
显示之行蕴中,名为未断我见之大妄语者。

而此六识心王,正是识蕴之全部内涵。识蕴者,依阿含部经典中 世
尊所说者,举凡经由「根、尘、触而生」者即是识蕴所摄,以「根
、尘、触」三法和合而生之识,皆是因缘所生法,亦是众法蕴积而
成者,皆摄归识蕴:所谓眼根触色尘而生眼识乃至意根触法尘而生
意识,故名识蕴。依此二法(第一法为「根、尘、触三法和合」,
第二法为「因缘所生法」)所生之心体共有六识,皆名识蕴,此是
四阿含诸经中 世尊所开示之识蕴义涵。由是故说,六识心王即是识
蕴之全部,意根摄属十二处中之一处故,不摄在识蕴中,此是四阿
含诸经中之正说。若在大乘法中,有广说识蕴亦含摄意根者,皆属
方便说,为显示意根亦是可灭之法故(依三乘菩提共道之解脱道而
言皆是可灭之法故),亦欲显示意根非属有色根故。然因意根非是
外道诸天天主、天神所能灭除者,亦因不同识蕴六识之夜夜眠熟即
灭者,故不摄在识蕴中;亦因意根是识蕴之俱有依故,亦是识蕴所
生起之藉缘故,亦是识蕴未生之前即已存在之法故,不予摄在识蕴
中,此即是四阿含诸经对识蕴与意根之界定。

如是,识蕴中六识心王之心行,皆是行蕴所摄;而识蕴之功能即是
了别六尘,此是阿含 佛之圣教。由识蕴六识了别六尘故,便有能见
之性、能闻之性、能嗅之性乃至身识能觉、意识能知之性;举凡此
等六识所显现之能见乃至能觉、能知之性的存在,皆是识蕴六识心
王运作时所显现之行蕴;能见、、能觉、能知等性的运作过程,亦
摄属行蕴。云何六识心之见闻觉知性存在之时亦是行蕴所摄?谓此
六识了知六尘之自性存在时,必定同有了别作用伴随运作故,非唯
语言文字上之分别方是分别故,当知亦是行蕴所摄。分别青黄赤白
之时虽无语言文字,仍是分别故。

有智之人观察:能见之性乃至能觉、能知之性,皆是由于色蕴、识
蕴、受蕴、想蕴等四法,以及五色根之行蕴配合,方能有之;而色
、识、受、想四蕴皆是依于众缘才能出生之法,是故识蕴等四蕴和
合所显现之行蕴--见性、闻性乃至知觉性之存在或运作--皆是识蕴之
行蕴,同属生灭有为之法性,由是故说见闻觉知性有生有灭、 无常
败坏;由是故说识蕴所显行蕴无常,摄属五蕴法,是故不可执著。
若有人执取识蕴所显示之行蕴--见性乃至知觉性之存在及运作--作为
实相心体者,如是自称实证般若者,如是自称已经开悟见性者,如
是而以贤圣自居者,实则未断我见,堕在识蕴我及行蕴我中,即是
大妄语人,成就地狱业。

如是将此五蕴法,审细阅已、如理解知已、如理思惟已,当历缘对
境而现前观察证实之;现观证实已,即得断除我见,即断三缚结,
转依所现观之五蕴无我智慧境界,现生亲证声闻初果(或通教菩萨
初果)之分证解脱境界。

如是略说五蕴我已,次说十二处。以十二处为我者,谓执著十二处
法为真实法。处者谓根与尘,根有六根,所谓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
等五色根;复有一根谓意根,意根非是色法,是无色法,是心体,
然能作处胎位五色根生起之所依缘,亦能作五色根具足时意识生起
之所依缘,为意识之所依根,故名意根。尘有六尘,所谓内相分色
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五尘;于此内五尘中所显示之种种法相,即名
法尘,是故法尘依于五尘而显现,而由众生之意根所触受,再由意
识觉知心所领纳与分别。六根与六尘之所以名为处者,乃因此十二
法乃是识蕴六识生起之所在,不得离此十二处而有六识心生起,是
故说此六根、六尘等十二法为处,合名十二处。意根既是处所摄、
根所摄,当知不应摄在识蕴中,是识蕴生起时之所依根、所依处故
。如是十二处,皆摄属十八界法;十二处、十八界法都摄入五蕴法
中,故知六尘亦是五蕴所摄,当知所言六尘者必定是内六尘, 绝非
是指外六尘也!是故摄在吾人五蕴中,皆属吾人身心所有之法,皆
属吾人如来藏中所出生之法。

众生中之无智人,常有执著眼根为我者,亦有执著耳根为我者,乃
至执著意根为我者,故名无智;即如台湾惟觉大法师常言:「清清
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处处作主之觉知心,即是真心、真如。」此名执
着意根一处及意识一界为常住不坏我者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者即
是意识心故,处处作主者即是唯识学中所说之恒「审、思量」也,
即是意根之体性也;由意根心性恒审思量故,遍计而执,不肯令自
己转灭,是故不得不世世继续受生而保持恒审思量、处处作主之功
能。至于执著六尘为常住法、实相法者,唯有四大极微派外道有之
,佛弟子众皆不堕此中,今则略而不谈。此十二处法者,皆是有生
之法,如前所说,有智之人阅已,如理作意而思惟之,即得断除「
十二处我不生不灭」之我见,是故不应执著。

十八界为不坏我者,谓于十二处中再加六识心也。六识即是识蕴,
如前所辨,本是有生有灭、常生常灭,而且是可以永灭之法;譬如
死后入胎,即告永灭,不能去至后世,后世已是另一依新生五色根
为缘而生之全新六识心故;亦如定性声闻阿罗汉之入住无余涅盘时
,灭尽十八界我,名为无余涅盘,六识永灭。既是有生而可灭除之
法,当知即是虚妄法;十二处尚且生灭无住,依十二处而生之六识
识蕴更属生灭无住法,是故十八界我虚妄不实,一切佛门行者不应
执著十八界。由是教、理而知之后,加以实地观行而证实确属虚妄
法,因而断除十八界我常住不坏之我见,成就声闻初果之实证。然
此十八界我虚妄之智慧境界,仍须一一如理思惟、观行、确认,确
实亲自观行之后,始能断除十八界我常住不坏之邪见,非是唯凭阅
读此书之了知即得断除。阅读所知者乃是知识常识,非属实证智慧
故。

若有人执取六识心体之自性(见性乃至知、觉性)作为真如佛性,
如是自以为悟者,即已落入十八界法之自性中,即是落入识阴六识
之自性中,名为自性见者,名为自性见外道;此是更为枝末之法故
,越发远离实相心体故。

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,由如是正理之宣示,即可经由如理作意的详
细思惟及观察而了知之;了知已,即知五蕴我、十二处我、十八界
我皆是虚妄不实之法;详细思惟、了知之后,即应于六尘、十八界
等境界相中实际观察之,如是实际观察而确认之后,即可一一现观
十八界法之一一根、一一处、一一界都属因缘所生法,则能亲证五
蕴无我之现观,则可确实断除我见而无遗余。我见断已,边见、邪
见、疑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等,必将一一随之而断,永不复存;
如是断除三缚结、五利使已,即名已断三缚结之声闻初果;若是立
愿永远不取无余涅盘,乐愿生生世世住持正法永利人天者,亦是大
乘通教初果菩萨;虽然犹未实证第八识实相心何在,犹未能确实了
知法界之实相境界,不能入住别教七住位中,然已分证解脱果。如
是之人中设使真有慧力极为迟钝者,亦得在七次人天往返之后,成
阿罗汉而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苦。

若此声闻初果人能起大悲心,不畏胎昧而回心大乘法中,欲世世救
度悲苦众生同证解脱者,当起受生愿而再度生起一分思惑,故意不
断灭之,以润未来世生,即成大乘通教中之初果、二果、三果菩萨
,即是故意不断尽思惑者。于世世受生度化有情时,若有缘得遇大
善知识出世,得亲近修习大乘般若禅--修习中国禅宗之禅悟--即得亲
证第八识实相心;由此真见道故,即得渐渐观察十八界悉由第八识
如来藏所直接、间接、辗转出生,即知法界之实相即是如来藏,渐
证法无我观。亦可渐渐了知:二乘罗汉、辟支所住之无余涅盘境界
,实即是第八识如来藏不再出生十八界法而离七识心王独住之无境
界境界,便通般若经旨,便可对大众说道:「所谓证得无余涅盘,
即非证得无余涅盘,是名亲证无余涅盘。」如是具有般若智慧之别
相智,能通般若实智,名为大乘真见道菩萨(尚未是相见道位菩萨
,更非是通达二种见道之初地入地心菩萨)。

总结:识蕴既然是由意根、法尘以及心所法之「触」,三法和合而
出生者,而根、尘、触三法都是阿赖耶识所生者,当知能出生识蕴
之阿赖耶识,绝非识蕴所摄之生灭法,阿赖耶识心体并非由诸法蕴
集而成者故,识蕴是由诸法蕴集而从阿赖耶识心体中出生者故,怎
可将阿赖耶识归类在识蕴中?岂非心行颠倒?故说安慧论师不懂大
乘菩提之基本法义,名为「大乘法」中之凡夫。安慧师徒二人虽然
身着大乘法衣,而其所言所行既然同皆否定大乘法,其徒般若□多
更造《破大乘论》而破大乘法义,显然彼二人皆非大乘法师。既非
大乘法师,却身披大乘法衣,而以错会后之二乘菩提法义,写作《
广五蕴论》而冠以「大乘」之名,用来否定大乘法根本之第八阿赖
耶识,否定二乘菩提所依止之第八阿赖耶识;如是冠以大乘之名,
显然所说非是大乘法中所说之广五蕴论也。由是可知:安慧所造之
《「大乘」广五蕴论》内容,绝不可信也!

复次,蕴我、处我、界我之内涵者,谓五蕴为我;蕴谓积聚,由众
法积聚而成者,方可谓之为蕴也,不特大乘一切真悟菩萨皆如是说
,否定大乘法之安慧论师自己亦如是说。然而一切证悟之人现前可
见:阿赖耶识非由他法积聚而成,并且现前可见他是出生一切法者
,而且是无始劫来本然存在之法。非唯圣教中如是明文记载,理证
上亦复如是现观可得:无人能证实他是所生法,并且是一切证悟者
在现量上都可以观察他确实出生了万法,而非由任何一法所生。既
然是出生万法之心体,又非由他法为因、非由众法为缘而积聚成就
出生者,则不可说之为蕴,是故安慧论师在其《「大乘」广五蕴论
》中,说阿赖耶识是「识蕴所摄」者,其言虚妄,绝无丝毫可信之
处!

更何况识蕴是从阿赖耶识中出生者,识蕴是阿赖耶识所生之法,由
此能生与所生之关系,已经分明显示一项事实:所生之法应含摄在
能生之法中,能生之法绝无可能含摄在所生法中。安慧论师及其徒
弟般若□多全无智慧,又「不曾」 读过四阿含诸经(读而不解故言
不曾读过),故不曾了知 世尊曾说「根、尘、触三法和合而生之识
即是识蕴所摄」,妄将阿赖耶识归类在他自己所生之识蕴中,可谓
胸无点墨、不学无术之人!故其所造《大乘广五蕴论》所说之法,
绝不可信。

二乘菩提中以灭尽十八界、灭尽五蕴,作为实证无余涅盘;若阿赖
耶识是生灭法、是识蕴所摄者,当知亦是十八界法所摄;则诸阿罗
汉灭尽五蕴、十八界法而入无余涅盘时,阿赖耶识(涅盘之本际)
即断灭不存,则二乘菩提所证之无余涅盘即成断灭。此谓 佛已在《
楞伽经》中宣示: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。亦在阿含部诸经中说
:无余涅盘中,蕴处界悉皆灭尽,而有涅盘本际常住不灭。亦谓大
乘法中所说之真如唯是第八识所显示之真实、如如体性,真如非心
亦非识,乃是第八识心体在蕴处界中运作时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
性二种法相,以第八识心体此一真如法相之特性,来表示第八识心
体之清净性及自性性,是故真如摄归第八识之相分,实以阿赖耶识
心为体,故真如并非实有法;若非实有法,即无可能独自存在,只
能成为所显法,即无能生他法之性用,故不可将第八识所显示之真
如相状作为无余涅盘中之实际。

以真如非实有法故,般若系之经典中说:大乘法因此而显示其尊贵、
胜妙(详见拙着《真假开悟》 之举证);亦因第八识有真实性与如
如性故,经中有时以真如一名而代称第八识心体。若无余涅盘之中
实无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独存,于真如唯是第八识相分之情况下,误
认「识性真如法相」为常住法而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者,则二乘罗汉
所入无余涅盘境界,即成断灭境界:彼时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法性
已经不能藉十八界而显示出来,则真如法性已经灭失不存,亦无阿
赖耶识心体独存,即成断灭。试问:无余涅盘是断灭境界耶?印顺
法师极为认同安慧邪论,杨、蔡等人亦认同安慧邪论,同皆取作教
材以教学人,今请彼等诸人就此发表议论,并落实于文字而广流通
,以令佛门四众知之。然平实预记于此:印顺、昭慧、杨荣灿、蔡
岳桦等人读此以后,都将只能顾左右而言他,不敢以文字公开答语
也!

然我 世尊在四阿含中,曾说无余涅盘中有实际、如、我、真如、本
际不灭,故无余涅盘中绝非断灭法,实有一心独存。由此亦可证知
阿赖耶识心体唯有改名为异熟识之理,而无灭除之理;唯有再改名
为无垢识之理,绝无灭除之理;唯有成为无垢识之后,利乐众生永
无穷尽,而常住于无住处涅盘中,不住生死亦不住无余涅盘中,如
是亲证者方名为究竟佛,如是了知者方名为菩萨。是故无余涅盘仍
非究竟,但亦非断灭境界;如是不落于常见外道神我之第六意识心
境界中,不堕三界有中;亦不堕于断灭见外道所言之断灭境界中。
而断见外道所说的断灭境界,其实根本亦不能存在,谓其我见未灭
故,仍不离常见境界之执著故;而其断见理论其实亦是依于常见而
衍生出来、得以存在者,非离常见而得有断见故。

云何言灭尽十八界法时名为无余涅盘?譬如小乘法中说:「十八界
灭,名为涅盘。」有文为证,《俱舍论》卷1云:【彼说言依十八
界摄,或名有离。离谓永离,即是涅盘;一切有为有,彼离故。】
已明说离十八界法者名为涅盘,而且是永离,不是暂离之后忽而又
投胎而生也。

小乘经中亦说识蕴灭尽,名为涅盘;譬如阿含部之《佛说法印经》
中 佛开示说:【「复次,离我见已,即无见无闻、无觉无知。何以
故?由因缘故而生诸识,即彼因缘及所生识皆悉无常,以无常故,
识不可得;识蕴既空,无所造作,是名无作解脱门。入是解脱门已
,知法究竟,于法无着,证法寂灭。」佛告诸□刍:「如是名为圣
法印,即是三解脱门。汝诸□刍若修学者,即得知见清净。」时诸
□刍闻是法已,皆大欢喜,顶礼信受。】由是可知,不论是大乘法
中抑或小乘法中,都以十八界我、五蕴我、十二处我灭尽,名为无
余涅盘。无余涅盘既非断灭,当知其中即是第八识阿赖耶改名异熟
识之后,不再出生十八界法而离见闻觉知之独存境界,乃是无境界
之境界也。如是正知而说者,方合 佛说;不如是说者,即是魔说;
违 佛所说教证正理故,亦复悖于理证故。

再作诚恳之咐嘱:绝非阅读此书而理解已,即是断我见者;不应于
阅毕此书时,心生增上慢而障自己修习解脱道之实证,而障自己之
佛道前路;已如实依书中所授知见观行,而且皆是如理作意之观行
者,亦须于事行上自我检束:所思、所言、所行,是否符契初果人
之证量?是否仍被我见所囿而不能跳脱其局限?是否未断我见而误
认为已断我见?是否仍在抵制大乘如来藏妙法而落入「我厌恶平实
居士的所有法义,绝不信受」之我见、邪见中?

已经如实谂细观行而断我见者,应以三缚结而自观察判断:究竟自
己之三缚结已断?未断?应于各个层面中长时间加以详细现前观察
:自己之所思、所言、所行,是否已经永离我见?

然而确实观行而确认已断我见,成初果人之后,纵使真实已断三缚
结者,仅是声闻初果之取证尔,或者唯是大乘通教初果菩萨之取证
尔,仍然不能稍知别教七住菩萨所悟之般若智慧也;于七住菩萨真
见道位所证之根本无分别智尚不能知,何况能知悟后进修相见道诸
法之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位等菩萨之别相智慧?何况能入诸地所证
之无生法忍道种智智慧境界?何况能知诸地满心位之现观证量?是
故不得因为确实已断我见、已断三缚结而生慢,而障己道。

现代若有真断三缚结者,若有真证阿罗汉果者,即知自己其实仍然
未曾稍知般若,即知自己所有之般若智慧,其实仍然远不如真悟之
菩萨;甫阅平实诸书已,甫阅大乘诸经已,皆知自己所知之般若智
慧是听闻及思惟所得而非实证故,是故绝不会于大乘真悟菩萨稍起
慢心;若有法师居士,修习南传佛法而对大乘证悟菩萨起慢心者,
当知其人根本未曾实证声闻初果解脱之智慧,皆是凡夫也。此谓大
阿罗汉未悟得第八识时,尚且不敢对大乘七住位之贤位菩萨起于增
上慢,何况敢妄谤之?更何况今时法师与居士,多属误会二乘菩提
者,焉有二乘解脱道之实证可言?由此可见现今时代真是末法也!
唯愿此书流通之后,能广令佛弟子四众阅读而断我见、取证初果功
德,普令一切大师与学人速疾远离末法劣根!

复次,由此书中所举示之实例,已可了知一项事实:自古以来,错
悟者多,真悟者少;无般若智者多,有般若智者少;真悟之人中,
无种智者多,有种智者少。譬如此书中所举示圣 玄奘菩萨与 窥基菩
萨之辨正中,已经明说当年唯有圣 玄奘菩萨师徒等人是真悟者,余
人譬如安慧、般若□多、清辨、陈那、觉天等人,皆是未悟之人;
岂但如此?而且更是妄造邪论以破正法之破法者。往昔人心纯朴之
西天与中土尚且如是,千余年后之今日末法时期,人人聪明伶俐而
又尚慢,岂能外于如是状况?由于不知其理故,每有愚人言曰:「
怎么就只有你们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正确?别人就都不对?世间哪有
这种道理?」

但是世间确实是有这种道理!而且必然如是!因为佛法背俗:一向
背于俗法、俗理。世俗谛的二乘法就已经是背俗的了,更何况大乘
佛法的甚深般若妙义,当知更加背俗,更不是世间人意识思惟所能
了知的;所以,佛门内外真悟者少,错悟者多,是古今不变的定律
;所以,现代佛教界的大师与诸学人,对极为粗浅的二乘菩提的断
我见的智慧境界,尚且都已经误会了,都落在意识心上而自以为已
经证得解脱境界;若是胜妙于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,那就
更没有修证的可能了;更何况无生法忍一切种智的上上妙义,又更
胜妙于般若系经典所说的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,岂非更无希望亲证
?所以今日佛教界仍然无法免于真悟者少、错悟者多之现象;古时
及现代佛教界如是,未来佛教界仍将如是,永远不可能跳脱于此一
现象。

这个道理,并不难懂,在历史事实上也是如此,只是大众多未注意
到而已;往昔 玄奘与 窥基菩萨在世时,就已经是如此了,那些名气
极大的安慧、般若□多、清辨、陈那、觉天等论师,个个都不曾证
悟般若,只有 玄奘师资才是真悟的人;也正因为如此,才会有《成
唯识论》及《成唯识论述记》中广破彼等诸人法义的事。又如本书
第一四二页〔编案:指即将印行之《识蕴真义》单行本〕所举 窥基
菩萨的记载中,也证明当时对正法的叙述与弘扬,已经是诸家大师
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的了;但是法界实相的正理必定唯有一种,不
可能有许多种,然而在 玄奘菩萨当时却已经有许多种了;但是许多
种见解不同时,其中必定只有一种才是正确的法义,由此可见当时
的 玄奘师资也真的是「众人独醉、我独醒」的;这当然也是佛法弘
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,否则岂不是要变成「百万将军一个兵、百万
贤圣一凡夫」的不合正理现象了?请大家想一想:有没有这种可能? 

特别是难知、难信、难证的大乘般若?尤其是比大乘般若更难修证
的、诸佛据以成佛的一切种智唯识增上慧学?古人根机胜于今人,
而其性障又少于今人,尚且不免如此;更何况去圣更遥、根机更劣
的现在大法师们?何能超越此一现象与真理?所以,「真悟者少、
错悟者多」,「目前只有正觉同修会的法才是能令人开悟的了义究
竟正法」,这二句话永远都不是「危言耸听、似是而非」的说法,
永远都只是显示当前佛教界的事实真相,也永远都可以显示佛教界
真修实证者必定永远都是少数的必然现象;所以,从今以后,请大
家少再乱用「危言耸听、似是而非」的成语来抵制正法。也请大家
尽量不再如此说:「不可能只有你们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正确。大家
可以各说各话,所说的证悟内容虽然不同,但都是正确的开悟境界
,都是正确的佛法。」如此不顾事实而抵制正法的人,违背了「法
界实相唯有一种」的真相,后果非常严重;所以请大家谨言慎行,
不可处心积虑的用各种变相的方法与言语来抵制正法、诬蔑正法;
否则,将来腊月三十到来,阎王老子与您算总帐时,可不怕他们多
舌善辩哩!

书末谨愿:如今余等众人既以《八、九识并存等之种种过失》一文
辨正之,复以《灯影--灯下黑、辨唯识性相、假如来藏、真假开悟》
等书辨正之,今者复以《识蕴真义》一书,证实阿赖耶识非唯不曾
、亦不能摄在识蕴中,而且证明「识蕴乃至五蕴全部,其实皆从阿
赖耶识心体所生」,阿赖耶识心体正是万法之根源,真是实相法。
由是而可证明:彼等诸人诽谤阿赖耶识为生灭法者,安慧师徒故意
贬抑阿赖耶识而妄行摄入识蕴中者,悉皆已经成就严重破坏大乘妙
法之大恶业。如是证明已,能救慧力不足者回归正法正道,能令印
顺、昭慧、杨荣灿等人了知自己所犯之破法重罪,以冀彼等诸人能
知己过,久后年老舍寿前,能作殷重忏悔;若作殷重忏悔已,能见
好相,方可免除下堕长劫无间地狱,尚可小小为庆;否则不堪设想
也!若不见好相而欲免除地狱重罪者,唯有及早回心转意而力护正
法,舍此别无他途也!

今以此书,阐释「识蕴」之真义,并将广为发行流通而与佛门四众
普结法缘,普令佛门四众皆知大乘佛菩提实以阿赖耶识为根本,普
知二乘菩提亦以阿赖耶识为其根本;并期待将有更多佛弟子依此书
中所述识蕴真义内涵,如实了知识蕴内涵,如实观行识蕴而断我见
以及三缚结;则此后广大佛弟子多能免于再造谤法之地狱罪,皆可
分证解脱果;虽然非必能令印顺、昭慧、杨、蔡、莲等共谤正法者
保住来世人身,然定可能救护彼等谤法者免入地狱,斯乃此书写作
之目的也!愿彼等诸人冷静读之,平心静气谂细思惟之!莫负平实
为彼等写作此书之辛劳。

书末再次重申曰: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法,函盖离念灵知、意
识细心,函盖六识之见闻知觉性;然而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法
,其实皆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之法,亦是二乘菩提修证者取证涅盘
时所应全部灭除之法,故说诸法无我、诸行无常;五蕴十八界俱灭
已,则成无余涅盘,唯余第八异熟识独存,断灭了意根、意识等十
八界法之后,离见闻觉知而不触外六尘、不现内六尘,如是迥无六
尘而独存,觉知心永不复现,绝对寂静而无丛闹,永离生死,故名
「涅盘寂静」。然而二乘定性圣人取无余涅盘已,十八界虽然俱皆
灭尽,却仍有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而独存不灭,故说阿赖耶识心
体绝非可灭之法,不应谤为识蕴所摄之生灭法。

复曰:依第三转**诸经所说,皆言五蕴十八界法(包括离念灵知
心、见闻知觉性等)悉从阿赖耶识心体藉缘而生,则知五蕴所含摄
之离念灵知等法,皆系阿赖耶识所生者;则知阿赖耶识是能生五蕴
之法,是能生识蕴之法,绝无可能是有生之法。从理证上现观之,
亦证明如是法界真理:由有阿赖耶识心体及其种种无漏有为法上之
自性功德,以及无始劫以来之无明与烦恼熏习,是故使得意根不肯
自灭,常欲保持自我及六识性之存在,以遂行处处执取六尘及处处
作主之我性,是故意根促使阿赖耶识以「大种性自性」而执取受精
卵及四大、而创造众生之色身;复因此一色身圆满具足故,能触外
五尘而现内六尘,时时流注六尘法相种子故,能令意根触及法尘,
复由意根之作意等心所法,促使阿赖耶识流注识蕴等种子,便使见
性、闻性知觉性生起与运作。如是事实,无始劫来世世如此;由此
缘故,而有众生世世所有之五蕴、 离念灵知、有念灵知、见闻知觉
性现前,不断攀缘世间六尘万法。由有识蕴六识故,复又辗转出生
世间万法:出生文学、艺术、核子弹乃至佛法等一切法。

证悟阿赖耶识者,若非央求他人明说而听闻得来者,多能作此现观,
证实法界中确实如是。由此现观故,即知一切法由识蕴故有,识蕴
则由色蕴与阿赖耶识及意根故有,意根由阿赖耶识心体之意根我执
种子及意根种子的流注而有,是故经中常有是说:一切法即是阿
赖耶识,阿赖耶识即是一切法。此谓一切法都由阿赖耶识中直接
、间接、辗转而生起故,由此证实识蕴乃是阿赖耶识所出生者;所
生法之识蕴既从能生法之阿赖耶识心体中出生,则所生法之六识所
有见性、闻性知觉性等六识自性,必属识蕴所摄之法,当知皆不能
含摄能生法之阿赖耶识也!如是正理,浅显易明,非属极深之理;
若是稍有智慧之人,闻余说已,即能了知能生与所生之能摄与所摄
实义,不致混淆不清,绝不会误将能生之法含摄在所生之法内。诚
愿杨、蔡、莲等人深入观察,深加思惟,尽速改往修来,寻求忏除
谤法重罪之道;或改以极力护持正法之身口意行,以救自身,兼救
追随者;以彼等读此书后,应皆有如是观行之智慧故,以彼等应皆
有慈悲心以救追随者故。

该帖子在 2006/1/25 1:54:21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06-1-25 01:49:31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三曰:「蕴」者,如 世尊所说,谓为积聚之义。然而 世尊圣教中说
阿赖耶识本有,无始以来不曾有生;又说未来亦将改名为异熟识、
无垢识,利乐有情永无穷尽,故亦无灭。又说阿赖耶识出生诸法,
非由诸法积聚而蕴成阿赖耶识心体,故阿赖耶识心体非由诸法蕴集
所成,当知不可归类为「蕴」,当知不得摄入识蕴中。然而安慧论
师自谓有智,能造「胜」论,亦已在论中举陈 世尊所说蕴为积聚义
之开示圣教,却依旧懵然无知,而认为阿赖耶识是积聚而成之心体
,而将能生诸法之阿赖耶识归纳在阿赖耶识所生之识蕴中,以之而
造五蕴论,增名为「广五蕴」;并且不如实的冠以「大乘」之名,
混淆视听,其心颠倒乃至如斯;而印顺、昭慧、杨先生等人竟然取
此邪说作为教材,于其所设学院或讲堂中,用以否定阿赖耶识如来
藏,不可谓为有智之人也!

更有甚者,谓蔡岳桦其人,于余法中得证阿赖耶识已,以其早前
由佛学院中得自印顺法师认同《大乘广五蕴论》之邪见,由先入
为主而不能改易之故,不信 佛说阿赖耶识为万法根本之圣教,竟
大胆执取佛学院教材中之安慧邪论,认作更高修证之教材,用以
公然教人,用以公然破坏 佛所弘传之阿赖耶、异熟、无垢识正法
,妄谤阿赖耶、异熟、无垢识是识蕴所摄之生灭法,成就诽谤如
来藏正法之极重罪〔编案:蔡先生讲授安慧邪论后不久,风闻 平
实老师将写书破斥安慧之邪说,随即停止讲授安慧邪论而离开杨
荣灿先生的讲堂〕。然而安慧以维护小乘法之心态而谤大乘法根
本之阿赖耶识,乃以未证阿赖耶识而无法发起般若实智故,虽造
此谤法大罪,尚有微小可宥之理由;蔡先生则是已在余座下亲证
阿赖耶识,并曾亲闻平实种种理证上之现观分析,亦阅平实书中
举证 佛语明言「阿赖耶识心体即是如来藏」,应可细观其能生万
法之体性,并应有智读懂 世尊圣教中所说「如来藏名阿赖耶识、
阿赖耶识出生蚍āⅰ沟仁ソ蹋棺盼次虬⒗狄吨不鄯?
夫邪见,共谤三乘菩提根本之阿赖耶、异熟、无垢识心体为生灭
法,可谓较之安慧法师更为无智也!

复次,蔡先生信受以前「就读」佛学院时被灌输之安慧错误邪见,
是故悟后不信阿赖耶识心体为不生灭法,转而复信安慧邪说,故
有退失菩提之事,致有诽谤最胜妙如来藏法之事。后来转据永明
禅师所造《宗镜录》以破真正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,用以支持安
慧之邪说;然而杨、蔡等人都不知永明《宗镜录》中,早已破斥
安慧邪论在先,竟然引以证明安慧之邪说,何有智慧之可言耶?
有《宗镜录》论文为证:

【答:四分成心,千圣同禀。只为安慧菩萨唯执自证心体一分,尚
不识心,为难陀菩萨所破。乃至陈那菩萨执有三分,体用虽具,犹
阙量果第四证自证分。唯护法菩萨唯识义圆,四分具足,因制唯识
论十卷;西天此土正义大行。制此论终,寻当坐蜕,乃有空中神人
告众曰:「护法菩萨是贤劫千佛之中一数。」故知:非十方大觉,
何以圆证此心?若不达四分成心者,斯皆但念名言,罔知成心实义
;体用既失,量果全无,终被心境缘拘,无由解脱。今时学者全寡
见闻,恃我解而不近明师,执己见而罔披宝藏;故兹遍录,以示后
贤;莫踵前非,免有后悔。】(《宗镜录》 卷第61问答章第二[076
2b28])今者杨等诸人闻此永明《宗镜录》之破斥安慧邪说者,是否
仍将一本以往作风而破斥《宗镜录》?再度改易所依止的论典?

匪唯如是,《俱舍论疏、因明义断、唯识二十论述记、大方广佛华
严经随疏演义钞、辩中边论述记》等,亦皆或多或少而对安慧有所
破斥。譬如《辩中边论述记》所载:【安慧释云:「二取即是遍计
所执二取,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;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断,得不生
;不生是灭,假名依他起。今言二取意,取所依识之自体圆成实性
,谓垢寂二,即择灭及真如。」安慧云:「垢寂有二种:一、染垢
寂,即烦恼障断,谓择灭;二、不染垢寂,即所知障断,谓真如灭
。」】其言余过暂置不论,论中之破斥安慧者亦暂勿论,然观安慧
所言真如可灭者,岂得谓之为正论?所以者何?谓一切已断所知障
者,永不入无余界,则其第八识心体必定永远在三界中现行,如是
,其识性真如焉可有灭之时? 则知安慧知见之偏邪者,亦可知矣!
何有可信之处?而印顺、昭慧、杨、蔡、莲等人竟未之知,一何愚
哉!

复次,阿赖耶识心体者,据安慧杂集诸家所说之法而造之《大乘阿
□达磨杂集论》中说法,却又违反己说而言不摄在识蕴中:【心者
,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,亦名异熟识,亦名阿陀那
识,以能积集诸习气故。习气者,谓由现行蕴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
。一切种子识者,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。阿赖耶识者,谓
能摄藏诸法种子故,又诸有情取为我故。异熟识者,先业所生故;
阿陀那识者,谓能数数令生相续,持诸根等令不坏故。又言心者,
谓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。】[0701a24]。既然自说阿赖耶识心体能出
生识蕴等诸法,显然识蕴不能含摄阿赖耶识心体,云何却又妄言「
阿赖耶识心体是由诸法种子积集而成」? 一句话中就已自相矛盾
了!然后又于另造之《「大乘」广五蕴论》中复将阿赖耶识摄在识
蕴中,亦是自语相违;如是愚人所造之论,有何可信?既然已说异
熟识阿赖耶心体是集藏一切种子者,是集藏一切业种者,云何又言
「异熟识者,先业所生故」?岂非三度自语相违?如是自心颠倒而
妄说法者,云何承当「菩萨」令名?

凡此安慧过失之发生原因者,皆坐安慧其人不曾亲证如来藏阿赖耶
识心体所致,诚如永明禅师所斥「安慧尚不识心」,何况能知心有
四分之意涵?何况能知心生万法之意涵?以不识心体所在故,造作
种种诽谤大乘根本法之邪论;虽然破法重罪可诛,睽其愚情实可怜
悯。反观蔡先生、杨先生、法莲师、紫莲师同皆在余所助之下亲证
阿赖耶识,已得根本无分别智,竟然会认同安慧之邪见谬解,取作
教材而讲解之,以之诬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,共同造作诽谤三
乘菩提根本之三界中最重罪;彼等如是成就诽谤方广经典实义之行
为,于己、于他,究有何益?而法莲师严重诽谤方广经典重心所在
之阿赖耶识已,犹自求愿往生极乐世界,焉能得生?谓《观经》已
经明说:五逆十恶重罪之人尚可下品往生极乐,「唯除诽谤方广经
典」。是故:法莲师以书籍公开诽谤方广经典重心所在之菩萨藏所
归之阿赖耶、异熟、无垢识,谤之为生灭法已, 显然已无可能在舍
寿后往生极乐也!则法莲师舍寿时究竟应当如何面对此一最严重谤
法之极重罪?法莲师啊!真应该详实深思之也!

紫莲师同其罪行:以书籍公开否定方广唯识经典所说之真正如来藏
阿赖耶识心体,妄谤为有生有灭之法,同样都需面对此一破法重罪
事实,舍寿后之未来无量世中将会如何结局?亦当深思之! 杨、蔡
二位先生,误导彼二人、率领彼二人、唆使彼二人共造此谤法之大
恶业,虽然躲在幕后而不具名、而不出书,利用法莲师等二人具名
出书谤法,然而身为领导者及规划者,乃是主谋者,其罪更重,能
无辩乎?能逃得过法界定律中诽谤最妙正法之因果律乎?岂能安眠
无忧以待舍寿时至?是故吁请杨先生、蔡先生、法莲师、悟观师:
当速思索何以补救、何以自利之道,莫待年老、时不我予之际,枉
自徒呼负负。

复次,如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6 世尊开示说:【依于藏识故,而得
有意转;心、意为依故,而有诸识生。】已经明示:意根依于如来
藏而运转,若无如来藏,则意根即不可能运转也;复由心(如来藏
识)及意根之和合运作及作为所依故,而有识蕴诸识(一至六识)
出生; 而如来藏识本是阿赖耶识心体之异名,由此已可了知识蕴
六识悉从阿赖耶识中出生;既然识蕴六识悉从阿赖耶识中出生,则
无可能如安慧所说反由识蕴含摄阿赖耶识!是故安慧所说识蕴含摄
阿赖耶识之说法,已与法界实相颠倒,极为荒谬。法界中之事实如
是,教证上亦复如是开示,理证上之现观亦复如是,焉有可能如安
慧所说「阿赖耶识含摄于识蕴中」?有智之人稍思即知安慧论师之
邪见谬在何处;无智之人则随其言说而转,不能了知其邪谬所在也
!更何况是指定为佛学院教材之印顺法师?更何况是随人指示而取
来作教材,用以误导他人之者?岂有丝毫智慧可言!

既然意根与识蕴六识皆从阿赖耶识中出生,而万法复由八识心王和
合运作而有,当知万法之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也!既如是,可知阿赖
耶识必定是实相心,方能是万法之本源;万法之本源心,必定是宇
宙万法之实相;定是实相心体之阿赖耶识,当知绝无可能是生灭法
,唯有被生之法方有可能是生灭法也!有智之人思已即知,无智之
人随余亲证阿赖耶识已,复又阅读 佛所开示之唯识诸经、方广诸经
已,犹自不信,今复公然否定之,其愚难可形容,平实能奈之何?

亦如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6 世尊开示说:【世间洲树林,无我外道
行;禅乘阿赖耶,果境不思议。】既然说:五蕴世间及物质世间各
大洲、以及所生树林等法悉皆无我,而此无我观者乃是断见外道所
行心境,皆属「外于如来藏而有一切法缘起性空」之断见所摄故;
而断见论者,其实离不了常见意识心之自我执著,皆是外于实相心
而求实相法之外道--心外求法之徒--故名外道;故说:「外于如来藏
实相而言一切法无我者,名为外道行。」此偈中又说:修行者修习
禅法之乘,所悟者乃是阿赖耶识心体;又说证此阿赖耶识者所得之
出世间及入世间之果报,皆不可思议。圣教中既已如是明说教导,
岂有不信之理?

理证上亦可渐次深入现观,而得渐次了知经中 佛所说其中不可思议
之处,焉有擅加否定之愚行作为?由此可见彼等诸人皆是不作观行
之人,皆是专作研究之人;而其研究佛学之最大依据,则是印顺法
师之论著。印顺法师研究佛学之依据,则是以欧美一分不信佛教之
研究者所造之书籍与结论中,所认定为最高佛法之密宗应成派中观
邪见为基础,从事佛学之研究。杨等诸人不知其中原由,又不懂经
中法句之真实义,无明及文字障所遮障故,转随印顺法师之著作而
笃信之,是故转信印顺所推崇之安慧邪论著作,致有随同印顺法师
邪见而否定正法之恶业出现。

杨、蔡、莲等人既已从余亲证阿赖耶识之所在,非如印顺与彼欧美
研究者之未能实证,则应有智、有力随证入观,亦应有智、有力随
经印证;乃竟不此之图,随彼印顺等专作研究之未证如来藏之凡夫
所得邪见而转,岂真无智至此?而今竟已确实造作此业,复又在尚
可收拾之时不肯接受余之多次求见,遂至今日恶业具足成就、进退
两难、不可收拾之局面;如今深心之中悔不当初而不露忧色,故示
他人以喜乐无忧之状;私心虽欲力求再保颜面及世利,然而谤法及
谤贤圣之大恶业已成,今者为时已晚!难可补救。

舍寿后,复又必须面对三界中最严峻之果报,欲救极难,诚可怜悯
。此事勉可作为今时、后世佛门四众之殷鉴:凡事最好保守,于未
发起道种智之前,万勿效法杨、蔡、莲等人之愚行。纵使悟后,亦
万勿自比于平实,出而妄评平实,以求明哲保身。如是而行,此世
纵未能悟,至少可以世世安隐求法学法,以待缘熟;不须如彼诸人
堕于诽谤菩萨藏、诽谤方广大法之三界最大恶业中而难以补救也!

愿我佛教正法门中四众弟子皆能深思此事,以警来兹。谤法及谤贤
圣之因果昭昭不爽,果报极可怖故,平实已曾亲见往世轻言一句以
谤六住贤位菩萨之果报极为惨痛故,何况更谤已证无生法忍智之贤
圣?愿彼杨、蔡、莲等人深思之,速谋自救之道!莫待年耆之时,
一切无所能为,补救无门,悔之晚矣!

今年以来尝闻多人言之:「去年初(二00三年初)追随杨、蔡、莲
舍离同修会者,如今大多辗转流落于台湾各处寺院中努力作义工,
勤心服侍三宝道场,冀以善业而求免堕地狱。」证悟本是极大欢欣
之事,却因误随恶知识而共成谤法恶业,如今无颜返回同修会中,
四处流浪以修福德冀能消业,闻之令人鼻酸、潸然。然而如是破法
共业,非仅表相善法所能灭除;要须面对原先所为之事而对治之,
不得以其他善事而抵消之:应当改其先时诽谤了义正法所为,代以
护持了义正法之大行。如是行者方得消业,非以世俗表相之善法、
非以护持表相佛教之善行,所能获免也!所造善业必在未来无量世
后重回人间时获得可爱世间果报,但不能与谤法之大恶业互相抵消
故,前后所造善恶业是二件不同事业故。为利彼等诸人, 且举《增
一阿含经》卷39第7经 佛之开示,劝慰彼等众人「改其所造、为所应
为」;审能如是,非唯可免下堕地狱及以二途余报,尚可获得生天
之果报;以之回向再生人间、再学了义深妙正法,或者以之立即回
归正觉同修会中,再续善净法之缘,有何不可?经文如是:

【〔阿□世〕王白佛言:「我今以此譬喻,于中受解;今日世尊重
演其义,自今已后信受其义,唯愿世尊受为弟子:自归于佛、法、
比丘僧。今复忏悔:如愚、如惑,父王无过而取害之。今以身命自
归,唯愿世尊除其罪愆,演其妙法。长夜无为,如我自知:所作罪
报,无有善本。」佛告王曰:「世有二种人,无罪而命终,如屈伸
臂顷,得生天上。云何为二?一者不造罪本,而修其善;二者为罪
,改其所造。是谓二人而取命终、生于天上,亦无流滞。」尔时世
尊便说此偈:「人作极恶行,悔过转微薄;日悔无懈息,罪根永已
拔。」 「是故大王!当以法治化,莫以非法。夫以法治化者,身坏
命终,生善处天上。」】[0764a13]。

平实今者至愿:先前随杨等诸人同造谤法、抵制正法共业者,皆得
明解此段经文佛意,改以回归正觉同修会中共同护持正法之大行,
或作外护而以极力拥护正法之大行,方是真实对治谤法大恶业之正
行,以此方得灭除坏法之共业,并得引生继续修持了义胜法之因缘
。此是平实之所至盼!

末则祝愿:凡阅此书者,愿皆同得如实观行真断我见、真除三缚结
,皆成通教初果菩萨,皆得共护如来藏正法--阿赖耶、异熟、无垢
识正法,令不失传于人间;次愿一切真实证悟之佛弟子,皆能共护
般若正法密意,令不泄露如来藏所在之密意于外道及佛门中缘犹未
熟之未具信学人,以免彼等不信而谤深妙正法,下堕三途、难可出
离。如是以护正法,令得久远流传、广大不绝,广益人间未来所有
众多有缘佛子!祈愿 世尊及诸菩萨摩诃萨,慈悯加被今世后世广大
有缘佛子,令得成就道业,如是成满我愿。
(全书至此圆满)

该帖子在 2006/1/25 1:56:23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06-1-25 01:53:27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1 楼 

附录二:
《大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法师传》局部,证明安慧与般若□多师徒,
都只是假冒大乘法师的小乘谤法僧人,师徒所学、所弘者,俱是小
乘法之《俱舍论、毗婆沙论》等,根本不曾涉猎大乘法要,而且都
是公然否定大乘深妙法的小乘法师,却公然假借大乘名义而造《大
乘广五蕴论》,笼罩佛教四众弟子。又此传记中所载,亦说明安慧
与般若□多师徒二人,乃至对于自家小乘经论,都已误解,是故 玄
奘菩萨尚未抵天竺学法之前,已能当面破之,谨引证如下:

【阿耆尼王与诸臣来迎〔接玄奘法师〕,延入供养。其国先被高昌
寇扰,有恨,不肯给马;法师停一宿而过,前渡二大河,西履平川。
行数百里,入屈支国界;将近王都,王与群臣及大德僧木叉□多〔
编案:即是般若□多〕等来迎,自外诸僧数千, 皆于城东门外张浮
幔、安行像,作乐而住。〔玄奘〕法师至,诸德起,来相慰讫,各
还就坐;使一僧,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;法师受已,将至佛前散华
礼拜讫,就木叉□多下坐。坐已复行华, 行华已,行蒲桃浆。于初
一寺受华受浆已,次受余寺亦尔;如是展转日晏方讫,僧徒始散。
有高昌人数十,于屈支出家,别居一寺;寺在城东南,以〔玄奘〕
法师从家乡来,先请过宿,因就之,王共诸德各还。明日,王请过
宫,备陈供养;而食有三净〔肉〕,法师不受;王深怪之。法师报
:「此渐教所开,而玄奘所学者大乘,不尔也。」 受余别食。食讫
,过城西北阿奢理儿寺(唐言奇特寺),是木叉□多所住寺也;□
多理识闲敏,彼所宗归;游学印度二十余载,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
,王及国人咸所尊重,号称独步。见法师至,徒以客礼待之,未以
知法为许,谓法师曰:「此土杂心俱舍、□婆沙等,一切皆有;学
之足得,不烦西涉、受艰辛也。」 法师报曰:「此有瑜伽论不?」

□多曰:「何用问是邪见书乎?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。」法师初深
敬之,及闻此言,视之犹土,报曰:「婆沙、俱舍,本国已有;恨
其理疏言浅,非究竟说;所以故来,欲学大乘瑜伽论耳。又瑜伽者
,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;今谓邪书,岂不惧无底在坑乎?」彼曰:
「婆沙等,汝所未解,何谓非深?」法师报曰:「师今解不?」曰
:「我尽解。」法师即引俱舍初文问;发端即谬,因更穷之;色遂
变动云:「汝更问余处。」又示一文,亦不通,曰: 「论无此语。
」时、王叔智月,出家亦解经论;时在傍坐,即证言:「论有此语
。」乃取本,对读之;□多极惭云:「老忘耳。」又问余部,亦无
好释。时为□山雪路未开,不得进发,淹停六十余日;观眺之外,
时往就言;相见不复踞坐,或立、或避;私谓人曰:「此支那僧,
非易□对。若往印度,彼少年之俦,未必出也。」其畏叹如是。】

语译如下:【阿耆尼王与诸臣一起前来迎接唐三藏法师玄奘,延请
进入国中供养。其国因为以前曾被高昌国的强盗所侵夺扰害,对高
昌国有怨恨之心,所以不肯供给马匹与玄奘法师;因此玄奘法师只
停留一个晚上,便通过其国,又再往前渡过二大河,西履平川,行
数百里,进入屈支国界。将近王都时,屈支国王与群臣及大德僧人
木叉□多〔编案:即是般若□多〕等人前来迎接,除此以外还有僧
人数千位, 皆于城东门外张挂浮幔、安立行像,并且同作音乐而等
待他的到来。玄奘法师到达时,诸大德都起身,前来互相庆慰过了
,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;接着就使唤一位僧人,高高的持来
鲜花一盘,交给玄奘法师;法师接受了鲜花之后, 取花到佛前散华
,并且礼拜佛像了以后,就在木叉□多下方的座位上坐下来。坐好
以后,复送上一盘花来供养玄奘法师,供华之后,又取来葡萄汁供
养法师。如是,于第一家寺院所设等候之处接受鲜花与果汁以后,
第二家寺院以下各寺所设迎接处,也都是这样供养法师;如是展转
于各处寺院所设供养之后,白天的晏会才算完毕,各寺派来的僧徒
才全部散去。屈支国中,原有唐朝人数十位,于屈支国寺院出家,
另外安住于一处寺院中;此寺院建在城东南,因为玄奘法师是从家
乡来的,所以最先邀请玄奘法师过去住下来;因为如此,玄奘法师
就前往留宿,国王与各位大德见玄奘大师已有住处,就各自还归自
己住处。到了明天, 国王来请玄奘法师过去王宫,准备了许多的供
养;然而食物之中却有三净肉,玄奘法师不接受肉的供养,国王对
此,深深的觉得奇怪。玄奘法师回报国王说:「这种吃三净肉的规
矩,是小乘渐教所开缘的法;而我玄奘所学的法,是大乘法,不像
他们一样的吃肉。」所以就接受其余另外的食物。饮食过后,前往
城西北阿奢理儿寺(奇特寺),此寺正是木叉□多所住持的寺院;
□多法师对于法理的认识是通透而不觉得困难的,他也是很敏锐的
人,是国中各寺和学佛人所宗仰和归命的人;他曾游学印度二十余
年,虽然曾涉猎众经,可是对于声明辩论之学,他最为擅长, 国王
及国中人民全部都很尊重他,号称是独步一代的大师。当他看见玄
奘法师来到的时候,只是以来寺参访游客的礼节相待,不曾以懂得
佛法者的身分来看待玄奘法师,所以就对玄奘法师说:「我们这里
的佛弟子们,都是杂心于《俱舍论、□婆沙论》等论,一切法已经
都具足了;你只要在这里学习就够了,不必劳烦身心的远到西天跋
涉,枉受艰辛。」玄奘法师回答说:「你们这里有在讲授《瑜伽师
地论》吗?」般若□多说道:「你何必问起这一部邪见的书呢?真
正的佛弟子们,是不会学习这部邪论的。」

玄奘法师本来是从深心里面恭敬他的,等到听他说了这些话以后,
就把般若□多视如粪土一般,就回报说:「《婆沙论》与《俱舍论
》,我们大唐国中已经有了;我正因为痛恨这二论中所说的法理稀
疏不全,而且所说的法又粗浅,并不是佛法中的究竟道理;我正因
为这个道理而前来,目的正是想要修学大乘法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 而且《瑜伽师地论》这一部论,乃是最后身菩萨、即将成佛的弥勒
大士所说的深论;如今你却说是邪书,难道你都不惧怕无底洞的地
狱深坑吗?」般若□多说道:「《毗婆沙》与《俱舍论》等,是你
所不能理解的深妙法,怎可说不是很深的法?」玄奘法师回报说:
「法师你如今懂得这两部论吗?」般若□多说道:「我已经全部都
理解了。」玄奘法师听他这么说,随即引用《俱舍论》开头的论文
来问他;结果,一开头,般若□多就解释错了;所以玄奘法师就再
进一步穷究他所说的法,般若□多的神色就变异了,就说:「你再
问其余别的地方吧!别只是一直追问这个地方。」于是玄奘法师又
提示了另一段论文,般若□多仍然不能通达,解释不来,就说道:
「这二部论中并没有你所说的这些论文。」当时国王的叔父智月,
不但出家了,也懂得经论;当时也在傍边同坐,就证实说:「这二
部论中确实是有玄奘法师所举出的这些话, 不是你所说的『没有这
些话』。」为免诤论,随即取来论本,面对般若□多读了出来;般
若□多很羞窘惭愧的说:「我老了,所以忘了。」玄奘法师又问他
其余各部小乘的论,□多也都没有讲出正确的解释。

当时因为布满了整个山脉的雪,雪中的道路都还没有打开,没有办
法发足前进天竺,所以就在那里停留了六十余日;这六十几天中,
玄奘法师除了观眺雪景以外,还不时前往探访般若□多,互相讨论
佛法;这时,二人相见,那般若□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的盘
坐在上头了,有时站立着与玄奘法师说话,有时乾脆就避开玄奘法
师而不见面;私下则对别人说道:「这位中国来的僧人,真的很不
容易互相对话。他如果前往印度求法的话,那些印度比较年轻的法
师们,未必就能胜出于他啊!」他对玄奘法师的敬畏与赞叹,大约
就是这样。】
 
<  END  >

该帖子在 2006/1/25 1:56:56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06-1-25 01:56:56 

一休

积分:1196
等级:虾之尊贵
帖数:121
注册:2008-11-16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主 页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0 楼 

平实菩萨真善知实也,所讲如此透彻明了。后学顶礼。

该帖子在 2008/12/23 10:29:34 编辑过


   南无阿弥陀佛
念念圆明真性体,声声唤醒本来人。

  离 线  2008-12-23 10:29:34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9 楼 

附錄一:安慧所造《「大乘」廣五蘊論》原文
附錄古天竺小乘法師安慧所造《「大乘」廣五蘊論》全文一卷,以供比對,證實此《識蘊真義》書中所舉證安慧所說者,絕無斷章取義、斷句取義之事,所舉其論文皆是如實舉證而無變造及贓誣之事,證明此書所說者對安慧法師絕無無根誹謗之事,亦藉安慧論著之全文,證明此書內容純屬法義辨正,無關人身攻擊。其論之「大乘」二字冠以引號者,謂安慧所說之論實非大乘法,乃是以二乘小法、而且是已經誤會後之二乘小法,用以解釋大乘法,故冠以引號而區別之。

「大乘」廣五蘊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天竺安慧論師造(大正藏31卷)

大唐中天竺國三藏 地婆訶羅奉詔譯

佛說五蘊,謂色蘊,受蘊,想蘊,行蘊,識蘊。云何色蘊?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。云何四大種?謂地界,水界,火界,風界。此復云何?謂地堅性,水濕性,火煖性,風輕性。界者,能持自性所造色故。

云何四大所造色?謂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色聲香味,及觸一分無表色等。造者因義,根者最勝自在義、主義、增上義,是為根義。所言主義,與誰為主?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,生眼識故;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,生身識故。

云何眼根?謂以色為境,淨色為性。謂於眼中一分淨色如淨醍醐,此性有故眼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耳根?謂以聲為境,淨色為性。謂於耳中一分淨色,此性有故耳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鼻根?謂以香為境,淨色為性。謂於鼻中一分淨色,此性有故鼻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舌根?謂以味為境,淨色為性;謂於舌上周遍淨色。有說此於舌上,有少不遍,如一毛端。此性有故舌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身根?謂以觸為境,淨色為性。謂於身中周遍淨色。此性有故身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

云何色?謂眼之境:顯色、形色、及表色等。顯色有四種,謂青黃赤白。形色,謂長短等。云何聲?謂耳之境,執受大種因聲,非執受大種因聲,俱大種因聲。諸心心法,是能執受;蠢動之類,是所執受。執受大種因聲者,如手相擊、語言等聲。非執受大種因聲者,如風林駛水等聲。俱大種因聲者,如手擊鼓等聲。云何香?謂鼻之境。好香、惡香、平等香。好香者,謂與鼻合時,於蘊相續有所順益。惡香者,謂與鼻合時,於蘊相續有所違損。平等香者,謂與鼻合時,無所損益。云何味?謂舌之境。甘、醋、鹹、辛、苦、淡等。

云何觸一分?謂身之境,除大種。謂滑性、澀性、重性、輕性、冷、飢、渴等。滑謂細軟,澀謂粗強,重謂可稱,輕謂反是。煖欲為冷,觸是冷因;此即於因,立其果稱。如說諸佛出世樂、演說正法樂、眾僧和合樂、同修精進樂;精進勤苦,雖是樂因,即說為樂。此亦如是,欲食為飢,欲飲為渴,說亦如是。

已說七種造觸,及前四大十一種等,云何無表色等?謂有表業,三摩地所生,無見無對色等。有表業者,謂身語表;此通善、不善、無記性。所生色者,謂即從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,此不可顯示,故名無表。三摩地所生色者,謂四靜慮所生色等;此無表色,是所造性,名善律儀。不善律儀等亦名業,亦名種子。

如是諸色,略為三種:一者可見有對,二者不可見有對,三者不可見無對。是中可見有對者,謂顯色等;不可見有對者,謂眼根等;不可見無對者,謂無表色等。

云何受蘊?受有三種:謂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。樂受者,謂此滅時,有和合欲。苦受者,謂此生時,有乖離欲。不苦不樂受者,謂無二欲。無二欲者,謂無和合及乖離欲。受謂識之領納。云何想蘊?謂能增勝取諸境相。增勝取者,謂勝力能取,如大力者,說名勝力。云何行蘊?謂除受想,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。云何餘心法?謂與心相應諸行:觸、作意、思、欲、勝解、念、三摩地、慧、信、慚、愧、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、輕安、不放逸、捨、不害、貪、瞋、慢、無明、見、疑、無慚、無愧、昏沈、掉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亂、不正知、惡作、睡眠、尋伺。

是諸心法,五是遍行,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,故名遍行。五是別境,此五,一一於差別境,展轉決定,性不相離;是中有一,必有一切。十一為善,六為煩惱,餘是隨煩惱,四為不定。此不定四,非正隨煩惱,以通善及無記性故。觸等體性及業,應當解釋。

云何觸?謂三和合,分別為性。三和,謂眼、色、識,如是等。此諸和合心、心法生,故名為觸,與受所依為業。云何作意?謂令心發悟為性,令心心法現前警動,是憶念義,任持攀緣心為業。云何思?謂於功德過失,及以俱非,令心造作意業為性。此性若有,識攀緣用即現在前,猶如磁石引鐵令動,能推善、不善、無記心為業。

云何欲?謂於可愛樂事,希望為性。愛樂事者,所謂可愛見聞等事。是願樂希求之義,能與精進所依為業。云何勝解?謂於決定境,如所了知,印可為性。決定境者,謂於五蘊等;如日親說,色如聚沫、受如水泡、想如陽炎、行如芭蕉、識如幻境,如是決定。或如諸法所住自相,謂即如是而生決定;言決定者,即印持義。餘無引轉為業,此增勝故,餘所不能引。云何念?謂於慣習事,心不忘失,明記為性。慣習事者,謂曾所習行,與不散亂所依為業。云何三摩地?謂於所觀事,心一境性;所觀事者,謂五蘊等,及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;心一境者,是專注義,與智所依為業;由心定故,如實了知。云何慧?謂即於彼,擇法為性。或如理所引,或不如理所引,或俱非所引。即於彼者,謂所觀事。擇法者,謂於諸法自相共相,由慧簡擇,得決定故。如理所引者,謂佛弟子;不如理所引者,謂諸外道;俱非所引者,謂餘眾生。斷疑為業,慧能簡擇,於諸法中得決定故。

云何信?謂於業果諸諦寶等,深正符順,心淨為性。於業者,謂福、非福、不動業。於果者,謂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果。於諦者,謂苦集滅道諦。於寶者,謂佛法僧寶。於如是業果等,極相符順,亦名清淨及希求義,與欲所依為業。

云何慚?謂自增上及法增上,於所作罪,羞恥為性。罪謂過失,智者所厭患故。羞恥者,謂不作眾罪;防息惡行,所依為業。云何愧?謂他增上,於所作罪,羞恥為性。他增上者,謂怖畏責罰及議論等;所有罪失,羞恥於他,業如慚說。云何無貪?謂貪對治,令深厭患;無著為性,謂於諸有及有資具,染著為貪;彼之對治,說為無貪;此即於有及有資具,無染著義;遍知生死諸過失故,名為厭患;惡行不起,所依為業。云何無瞋?謂瞋對治,以慈為性;謂於眾生不損害義,業如無貪說。云何無癡?謂癡對治,如實正行為性;如實者,略謂四聖諦,廣謂十二緣起;於彼加行,是正知義,業亦如無貪說。云何精進?謂懈怠對治,善品現前,勤勇為性;謂若被甲,若加行,若無怯弱,若不退轉,若無喜足,是如此義,圓滿成就善法為業。云何輕安?謂粗重對治,身心調暢,堪能為性;謂能棄捨十不善行,除障為業,由此力故,除一切障,轉捨粗重。

云何不放逸?謂放逸對治,依止無貪;乃至精進捨諸不善,修彼對治諸善法故。謂貪瞋癡及以懈怠,名為放逸;對治彼故,是不放逸;謂依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四法,對治不善法,修習善法故;世出世間正行所依為業。云何捨?謂依如是無貪、無瞋乃至精進,獲得心平等性、心正直性、心無功用性。又復由此離諸雜染法,安住清淨法,謂依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性故。或時遠離昏沈、掉舉諸過失故,初得心平等;或時任運無勉勵故,次得心正直;或時遠離諸雜染故,最後獲得心無功用。業如不放逸說。云何不害?謂害對治,以悲為性;謂由悲故不害群生,是無瞋分;不損惱為業。

云何貪?謂於五取蘊,染愛耽著為性;謂此纏縛,輪迴三界,生苦為業;由愛力故,生五取蘊。云何瞋?謂於群生損害為性,住不安隱及惡行所依為業;不安隱者,謂損害他,自住苦故。云何慢?慢有七種,謂慢、過慢、過過慢、我慢、增上慢、卑慢、邪慢。云何慢?謂於劣,計己勝;或於等,計己等;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云何過慢?謂於等,計己勝;或於勝,計己等;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云何過過慢?謂於勝,計己勝;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云何我慢?謂於五取蘊,隨計為我或為我所,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云何增上慢?謂未得增上殊勝所證之法,謂我已得。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增上殊勝所證法者,謂諸聖果及三摩地、三摩缽底等,於彼未得,謂我已得,而自矜倨。云何卑慢?謂於多分殊勝,計己少分下劣,如是,心高舉為性。云何邪慢?謂實無德,計己有德,如是,心高舉為性,不生敬重所依為業;謂於尊者及有德者,而起倨傲,不生崇重。云何無明?謂於業果諦寶,無智為性。此有二種,一者俱生,二者分別。又欲界貪瞋及以無明,為三不善根;謂貪不善根、瞋不善根、癡不善根。此復俱生、不俱生、分別所起。俱生者謂禽獸等,不俱生者謂貪相應等,分別者謂諸見相應與虛妄決定。疑煩惱所依為業。

云何見?見有五種,謂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邪見、見取、戒取。云何薩迦耶見?謂於五取蘊,隨執為我,或為我所;染慧為性。薩謂敗壞義,迦耶謂和合積聚義;即於此中,見一、見常、異蘊有我、蘊為我所等。何故復如是說?謂薩者破常想,迦耶破一想、無常積集,是中無我及我所故。染慧者,謂煩惱俱,一切見品所依為業。云何邊執見?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,即於所取,或執為常,或執為斷;染慧為性。常邊者,謂執我自在,為遍常等;斷邊者,謂執有作者、丈夫等,彼死已不復生,如瓶既破,更無盛用,障中道出離為業。云何邪見?謂謗因果,或謗作用,或壞善事;染慧為性。謗因者,因謂業煩惱性,合有五支;煩惱有三種,謂無明、愛、取;業有二種,謂行及有。有者,謂依阿賴耶識諸業種子,此亦名業。如世尊說,「阿難!若業能與未來果,彼亦名有。」如是等,此謗名為謗因。謗果者,果有七支;謂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生、老死,此謗為謗果。或復謗無善行、惡行,名為謗因。謗無善行惡行果報,名為謗果。謗無此世他世、無父無母、無化生眾生,此謗為謗作用;謂從此世往他世作用、種子任持作用、結生相續作用等。謗無世間阿羅漢等,為壞善事,斷善根為業,不善根堅固所依為業;又生不善、不生善為業。云何見取?謂於三見及所依蘊,隨計為最為上、為勝、為極,染慧為性。三見者,謂薩迦耶、邊執、邪見。所依蘊者,即彼諸見所依之蘊,業如邪見說。云何戒禁取?謂於戒禁及所依蘊,隨計為清淨、為解脫、為出離,染慧為性。戒者,謂以惡見為先,離七種惡。禁者,謂牛狗等禁,及自拔髮、執三支杖、僧佉定慧等,此非解脫之因。又計大自在,或計世主及入水火等,此非生天之因。如是等,彼計為因。所依蘊者,謂即戒禁所依之蘊;清淨者,謂即說此無間方便,以為清淨。解脫者,謂即以此解脫煩惱出離者,謂即以此出離生死。是如此義,能與無果、唐勞疲苦所依為業。無果唐勞者,謂此不能獲出苦義。

云何疑?謂於諦寶等為有為無,猶豫為性;不生善法,所依為業。諸煩惱中,後三見及疑,唯分別起,餘通俱生及分別起。云何忿?謂依現前不饒益事,心憤為性。能與暴惡、執持鞭杖所依為業。云何恨?謂忿為先,結怨不捨為性。能與不忍所依為業。云何覆?謂於過失,隱藏為性。謂藏隱罪故,他正教誨時,不能發露;是癡之分。能與追悔、不安隱住所依為業。云何惱?謂發暴惡言,陵犯為性;忿恨為先,心起損害。暴惡言者,謂切害粗獷。能與憂苦、不安隱住所依為業,又能發生非福為業、起惡名稱為業。

云何嫉?謂於他盛事,心妒為性。為名利故,於他盛事,不堪忍耐,妒忌心生。自住憂苦所依為業。云何慳?謂施相違,心吝為性。謂於財等,生吝惜故不能惠施。如是為慳,心遍執著利養眾具,是貪之分。與無厭足所依為業。無厭足者,由慳吝故,非所用物猶恒積聚。云何誑?謂矯妄於他,詐現不實功德為性。是貪之分,能與邪命所依為業。云何諂?謂矯設方便,隱己過惡,心曲為性。謂於名利有所計著,是貪癡分。障正教誨為業。復由有罪,不自如實發露歸懺,不任教授。云何憍?謂於盛事,染著倨傲,能盡為性。盛事者,謂有漏盛事。染著倨傲者,謂於染愛,悅豫矜恃,是貪之分。能盡者,謂此能盡諸善根故。云何害?謂於眾生,損惱為性,是瞋之分。損惱者,謂加鞭杖等。即此所依為業。

云何為慚?謂所作罪,不自羞恥為性。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。云何無愧?謂所作罪,不羞他為性。業如無慚說。

云何昏沈?謂心不調暢,無所堪任;蒙昧為性,是癡之分。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所依為業。云何掉舉?謂隨憶念喜樂等事,心不寂靜為性。應知憶念先所遊戲歡笑等事,心不寂靜,是貪之分。障奢摩他為業。

云何不信?謂信所治。於業果等,不正信順。心不清淨為性。能與懈怠所依為業。云何懈怠?謂精進所治。於諸善品,心不勇進為性。能障勤修眾善為業。云何放逸?謂依貪瞋癡懈怠故,於諸煩惱,心不防護;於諸善品,不能修習為性。不善增長,善法退失所依為業。

云何失念?謂染污念,於諸善法不能明記為性。染污念者,謂煩惱俱。於善不明記者,謂於正教授,不能憶持義,能與散亂所依為業。云何散亂?謂貪瞋癡分,令心心法流散為性。能障離欲為業。云何不正知?謂煩惱相應慧,能起不正身語意行為性。違犯律行所依為業。謂於去來等,不正觀察故,而不能知應作、不應作,致犯律儀。

云何惡作?謂心變悔為性。謂惡所作,故名惡作。此惡作體非即變悔,由先惡所作,後起追悔故。此即以果從因為目,故名惡作。譬如六觸處,說為先業;此有二位,謂善不善。於二位中,復各有二:若善位中先不作善,後起悔心;彼因是善,悔亦是善。若先作惡,後起悔心;彼因不善,悔即是善。若不善位先不作惡,後起悔心;彼因不善,悔亦不善。若先作善,後起悔心;彼因是善,悔是不善。

云何睡眠?謂不自在轉,昧略為性。不自在者,謂令心等不自在轉,是癡之分。又此自性不自在故,令心心法極成昧略。此善、不善、及無記性。能與過失所依為業。云何尋?謂思慧差別,意言尋求,令心粗相分別為性。意言者,謂是意識;是中或依思、或依慧而起。分別粗相者,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,樂觸、苦觸等所依為業。云何伺?謂思慧差別。意言伺察,令心細相分別為性。細相者,謂於瓶衣等,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。

云何心不相應行?謂依色心等,分位假立。謂此與彼不可施設,異不異性。此復云何?謂得、無想定、滅盡定、無想天、命根、眾同分、生、老、住、無常、名身、句身、文身、異生性。如是等。云何得?謂若獲、若成就。此復三種,謂種子成就、自在成就、現起成就,如其所應。云何無想定?謂離遍淨染,未離上染;以出離想作意為先,所有不恒行心心法滅為性。云何滅盡定?謂已離無所有處染,從第一有,更起勝進。暫止息想作意為先,所有不恒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滅為性。不恒行,謂六轉識;恒行,謂攝藏識及染污意。是中六轉識品及染污意滅,皆滅盡定。云何無想天?謂無想定所得之果。生彼天已,所有不恒行心心法滅為性。

云何命根?謂於眾同分,先業所引住時分限為性。云何眾同分?謂諸群生,各各自類相似為性。云何生?謂於眾同分,所有諸行本無今有為性。云何老?謂彼諸行相續,變壞為性。云何住?謂彼諸行相續,隨轉為性。云何無常?謂彼諸行相續,謝滅為性。云何名身?謂於諸法自性,增語為性,如說眼等。

云何句身?謂於諸法差別,增語為性,如說諸行無常等。云何文身?謂即諸字,此能表了前二性故。亦名顯,謂名句所依,顯了義故。亦名字,謂無異轉故。前二性者,謂詮自性及以差別。顯謂顯了。云何異生性?謂於聖法,不得為性。

云何 識蘊 ?謂於所緣,了別為性;亦名心,能採集故;亦名意,意所攝故。若最勝心,即阿賴耶識;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;又此行相不可分別,前後一類相續轉故。又由此識,從滅盡定、無想定、無想天起者,了別境界轉識復生;待所緣緣差別轉故,數數間斷還復生起。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,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;又能攝藏我慢相故,又復緣身為境界故。又此亦名阿陀那識,執持身故。最勝意者,謂緣藏識為境之識,恒與我癡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相應,前後一類相續隨轉;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。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、阿賴耶識,此八名識蘊 。

問:蘊為何義?答:積聚是蘊義。謂世間相續品類趣處差別色等總略攝故。如世尊說:「比丘!所有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若外,若粗若細,若勝若劣,若近若遠。」如是總攝為一色蘊。

復有十二處,謂眼處、色處、耳處、聲處、鼻處、香處、舌處、味處、身處、觸處、意處、法處。眼等五處及色聲香味處,如前已釋。觸處謂諸大種及一分觸,意處即是識蘊,法處謂受想行蘊,并無表色等,及諸無為。云何無為?謂虛空無為、非擇滅無為、擇滅無為及真如等。虛空者,謂容受諸色;非擇滅者,謂若滅,非離繫。云何非離繫?謂離煩惱對治,諸蘊畢竟不生。云何擇滅?謂若滅,是離繫。云何離繫?謂煩惱對治諸蘊,畢竟不生。云何真如?謂諸法法性、法無我性。問:處為何義?答:諸識生長門,是處義。

復有十八界,謂眼界、色界、眼識界,耳界、聲界、耳識界,鼻界、香界、鼻識界,舌界、味界、舌識界,身界、觸界、身識界。意界、法界、意識界。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,如處中說。六識界者,謂依眼等根,緣色等境,了別為性。意界者,即彼無間滅等,為顯第六識依止,及廣建立十八界故。如是色蘊,即十處、十界,及法處、法界一分;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。餘三蘊及色蘊一分,并諸無為,即法處法界。問:界為何義?答:任持無作用性自相,是界義。問:以何義故說蘊界處等?答:對治三種我執故,所謂一性我執、受者我執、作者我執。如其次第。

復次,此十八界幾有色?謂十界一少分,即色蘊自性。幾無色?謂所餘界。幾有見?謂一色界。幾無見?謂所餘界。幾有對?謂十色界,若彼於此有所礙故。幾無對?謂所餘界。幾有漏?謂十五界及後三少分,謂於是處煩惱起故,現所行處故。幾無漏?謂後三少分。幾欲界繫?謂一切。幾色界繫?謂十四,除香味及鼻舌識。幾無色界繫?謂後三。幾不繫?謂即彼無漏。幾蘊所攝?謂除無為。幾取蘊所攝?謂有漏。幾善、執、受者我執、作者我執。幾不善、幾無記?謂十通三性,七心界色聲及法界一分;八無記性。幾是內?謂十二,除色聲香味觸及法界。幾是外?謂所餘六。幾有緣?謂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法性。幾無緣?謂餘十及法界少分。幾有分別?謂意識界、意界及法界少分。幾有執受?謂五內界及四界少分,謂色香味觸。幾非執受?謂餘九及四少分。幾同分?謂五內有色界,與彼自識等境界故。幾彼同分?謂彼自識空時,與自類等故。

問:界為何義?答:任持無作用性自相,是界義。問:以何義故說蘊界處等?答:對治三種我執故。所謂一性我,如其次第。(全文完畢)

该帖子在 2009/10/17 1:08:30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09-10-17 1:08:30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4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