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 陆注 册风格变换论坛帮助娱乐参考

总论坛公告
素食,放生,打坐就能代表正法吗?佛经才是验证正邪的标准!!!     显示用户列表 团队管理 佛运首页

   你的位置: 佛运论坛实修参考浏览当前帖子

    五阴十八界,涅盘如来藏,般若道种智,函盖一切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     三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现。具足解脱道,及佛菩提道,求正觉佛子,一切应受持。

       

 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: 你是本帖的第 831 位读者 
誓明

积分:2761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329
注册:2005-1-1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楼 顶 
何谓“发菩提心”?

1、《念佛三昧修学次第 》

一、发菩提心--- 发菩提心有三个层次。第一个层次:对一般人而言,皈依三宝,在佛前发四弘誓愿---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、烦恼无尽誓愿断、法门无量誓愿学、佛道无上誓愿成。」就是发菩提心。第二个层次的发菩提心是:真正的发成佛的心,而成佛是从明心见性开始,所以发求悟的心,就是发菩提心。第三个层次:是愿明心见性,并开始去修行、去体究念佛直到明了真心,见了佛性,这叫亲见自性弥陀,这才是真发菩提心

发过第一个层次菩提心,就开始学念佛,念佛除了可以求生极乐世界外,也可求莲品高升;不要满足于下品往生,而要求上品往生。兹引述《华严经》卷十四记载:「无量无数劫,菩提心难得,若能一心求,究竟无上道。设于念念中,供养无数佛,不知是方便,彼犹非供养。若闻如是法,诸佛从此生,无量劫受苦,决定求菩提。」

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,非常之难。要经无数劫,无三心二意、不散乱心、真发一心去求,最后一定可以究竟无上道。所谓「无上道」即「菩提」。「菩提」---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,又称之为「真如」、「智慧」。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都是同一个「真如」,它不变异、不生灭、不来去,所以说它是究竟的。世出世间一切圣者之所求所证,无非是这个「自性弥陀」,所以之为「无上道」。

若有人修观想,修到念念相续,且每一个念中都可供养无量无数十方诸佛,尽管有如此功德、如此功夫,但若不知这样修行仍只是一种方便,则如此供养就不算是真正的供养。如果我们听闻有菩提心可求、有礼究念佛的方法,可以让我们获得不来不去、不生不灭、究竟的菩提心。我们知道此法可以出生十方三世无量诸佛,一切佛都从此法而生。我们如果能听闻此法,即使无量数劫受尽很多辛苦折磨,我们还是要求此菩提。

菩提既然如此好,什么叫「菩提」呢?《大宝积经》卷第廿七有段解释为:「觉无我、无有众生、无命、无人,丈夫体性是名菩提」,就字面上解释,是觉悟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,也没有众生存在,也没有生命,也没有人,这个称之为丈夫体性,这就叫「菩提」。一般人听了会骇怕,本来活得好好地,学佛也学得快快乐乐地,现在要发菩提心,证菩提,结果这个菩提居然没有我,那么是谁来修菩提?没有众生,我又去度什么众生?命也没有,人也没有,一切都空,那该修什么?何不拿刀抹脖子解决算了!

实际上,真实的意思是:「菩提」我们称为「觉」,觉的本体,称为「真如」,又称「自性弥陀」,这「自性弥陀」、「真如」、「菩提」或「涅盘」,它没有形象、色彩、味道,犹如虚空,却非虚空;虽然毕竟空,却非如虚空一无所有,这才是真实的有。因它不来不去、不生不灭、永远不能毁坏;因它无形无相,众生不知,以为会说话、能思惟的才是我,而落入「常见」,以为死了是身体死了,来生换个身体再来,无非搬个家而已,但这个是「神识」。人死了,神识也跟着消灭,另外还有个真如在,因误会不知,以能知能觉的生灭心当做永不生灭的心,而变成「常见」。唯物论的人则说,人死后什么都没了,就如刀子和锋利一样:刀之所以锋利是因刀子存在;刀子坏了,锋利就不存在了;所以误以为色身死了,人心就也坏了、没了,这叫「断见」。

事实上并非如此,因真如无形无相,所以生命不是真实的我,而是一个假相,既然生命是假的,当证入真如时,这真如本身那有个人在?所以说无命、无人。证到这个境界称为「大丈夫体性」。

孔子说:「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驯,远之则怨。」这只是指一般女子。但佛法中所说的丈夫,则不是自表相上看。表相上的男人中有很多是女人,女人中则有很多是男人。例如:有人现男人相,但心中歪歪曲曲不干脆,这就是男人女人;有人现女人相,但心很直爽干脆,这叫女人男人。而「丈夫体性」是说没有世间纠葛,证得真如,亲见自性弥陀,永离男女二相,能够开始断除世间烦恼,这就叫「丈夫体性」。所以悟道的人都是丈夫体性;悟了的人虽然色身是女人,我们也称之为丈夫,所以我们不称之为师姐,而叫师兄,原因在此。

「菩提」又可简称为「觉」,这个「觉」从「真如」而来,「真如」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最开始的根本,也是最后的皈依处。它从来没有变异,自无量无数生之前,到无量无数生之后,始终都是这个「菩提」。我们发心要成就这个境界,要证入这个境界,就称之为「发菩提心」。

生命根源的实相就是「菩提」,「觉」就是「菩提」,所以《大宝积经》又说:「如实觉知如是诸法,是名菩提。」我们从以上解释中就知道,「发菩提心」的意思,就是要求见「自性弥陀」。

该帖子在 2005/2/4 22:21:10 编辑过


   羸 鹤 翘 枯 木 , 俯 见 众 雏 迷。

愿具妙慧勇摧邪,救护佛子向正道。乃至究竟菩提果,不舍众生永无尽。愿我世尊恒慈愍,冥佑弟子成大愿!

  离 线  2005-2-4 21:38:42 

誓明

积分:2761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329
注册:2005-1-1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2 楼 

2、《狂密与真密》第四辑

第三十八节 密宗发菩提心之妄想

宗喀巴对于发菩提心,作如是妄想之开示:《《次令发一切瑜伽心,令诵「嗡萨缚瑜伽即当邬跋达耶弥」发菩提心。鬘论及随行者,皆说令弟子诵此咒发心,极为善哉。……藏中诸师有于心间唯修白色五股杵者,有俱修月轮与杵者。又胜吉祥经云:「由略发此心,成佛定无疑;勿舍菩提心,谓是金刚印。」大疏释彼义云:「空性金刚,谓于月上修五股金刚印,诵云底叉。略发此心即生不退熏习,等同一切如来,故当了知即现在佛。」……又胜吉祥经云:「由略诵此故,不离一切如来、永不退转,映覆诸魔,当知此大菩萨即是如来。」此说发彼心之胜利。彼疏亦云:「以由略发此心之力不退转故,由决定得无上菩提、等同诸如来故,当知即是如来。」…庆喜藏与寂静论师,于此发心,俱说通发愿心与了达菩提自性之行心。故诸先觉皆说通发世俗胜义二菩提心。庆喜藏说:月上金刚是空性体,故金刚配胜义发心;以月轮配世俗发心,亦极善哉。若解此义,则以密咒方便善巧,令于大乘种性决定,最为殊胜。应善分别,于正见上发胜义心,及为利益一切有情发求成佛之愿,现为月轮金刚行印。》》(21-327~329)

发菩提心者,乃是发起勤求佛菩提之决心,方名发菩提心;宗喀巴则以诵咒而谓为已发菩提心,违佛真旨也。而胜义菩提心乃是一切有情本自具足现成运作之第八识如来藏,佛于般若诸经中说之为空性,宗喀巴则谓:「所观想心中月轮上之金刚,即是空性之本体」,显然误会空性之真实义也。

密宗所说之发菩提心,悉皆不在真求佛道上用心,而在沦堕欲界最粗浅境界之淫乐上用心,而狡辩为「乐空双运、乐空不二」之即身成佛法。然而实与 佛说空性之正理完全违背,亦与 佛说二乘解脱道之涅盘正理完全违背,应名真发轮回之心者,绝非真发菩提心者也。

宗喀巴复令密宗行者依于庆喜藏之邪说,而于观想月轮之情境上用心,误认所观想之月轮为世俗菩提心,妄配所观想月轮上之金刚为胜义菩提心,知见肤浅若此,云何密宗黄教诸人推之为「至尊」?其实乃是于三乘佛法俱未入门之凡夫也,有智之人何堪受此诳骗、而续修彼黄教宗喀巴所传之双身修法及观想之法?是故一切有智之密宗行者,当速探究三乘佛法中发菩提心之真正意旨,当速探究三乘佛法中实证胜义菩提心之真正意旨,莫为密宗邪谬知见之所诳惑。

该帖子在 2005/2/4 21:45:03 编辑过


   羸 鹤 翘 枯 木 , 俯 见 众 雏 迷。

愿具妙慧勇摧邪,救护佛子向正道。乃至究竟菩提果,不舍众生永无尽。愿我世尊恒慈愍,冥佑弟子成大愿!

  离 线  2005-2-4 21:43:30 

心宇

积分:16359
等级:坛中版主
帖数:2021
注册:2004-12-27

  信 息   留 言   编 辑   引 用

A11 楼 

劝发菩提心文

尝闻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愿立则众生可
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苟不发广大心,立坚固愿,则纵经尘劫,
依然还在轮回;虽有修行,总是徒劳辛苦。故《华严经》云:“
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”忘失尚尔,况未发乎?故
知欲学如来乘,必先具发菩萨愿,不可缓也。然心愿差别,其相
乃多,若不指陈,如何趋向?今为大众,略而言之。相有其八,
所谓邪、正、真、伪、大、小、偏、圆是也。云何名为邪、正、
真、伪、大、小、偏、圆耶?

  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,但知外务。或求利养,或
好名闻,或贪现世欲乐,或望未来果报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邪。

  既不求利养名闻,又不贪欲乐果报,唯为生死,为菩提。如
是发心,名之为正。

  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众生。闻佛道长远,不生退怯。观
众生难度,不生厌倦。如登万仞之山,必穷其顶。如上九层之塔
,必造其颠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真。

  有罪不□,有过不除,内浊外清,始勤终怠。虽有好心,多
为名利之所夹杂。虽有善法,复为罪业之所染污。如是发心,名
之为伪。

  众生界尽,我愿方尽。菩提道成,我愿方成。如是发心,名
之为大。

  观三界如牢狱,视生死如怨家,但期自度,不欲度人。如是
发心,名之为小。

 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,及以佛道,愿度愿成。功勋不忘,知见
不泯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偏。

  若知自性是众生,故愿度脱;自性是佛道,故愿成就。不见
一法,离心别有。以虚空之心,发虚空之愿,行虚空之行,证虚
空之果,亦无虚空之相可得。如是发心,名之为圆。

  知此八种差别,则知审察。知审察,则知去取。知去取,则
可发心。

  云何审察?谓我所发心,于此八中,为邪为正?为真为伪?
为大为小?为偏为圆?

  云何去取?所谓去邪去伪,去小去偏,取正取真,取大取圆。
如此发心,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。

2。念佛当发菩提心

诸上善人:昨天讲的是‘念佛须知了生死’;今天要讲的是‘
念佛当发菩提心’。

若以念佛法门祈求人天福报,这固然与佛的本怀不相应。但若
专为自己了生死而念佛,亦只能与佛的本怀少分相应。佛的本
怀究竟如何呢?昨天讲过‘为令众生了生死’就是佛的本怀。
我们应当注意:所谓为令‘众生’了生死者,并不是令你舍弃
众生单为自己了生死呀!

佛法分大乘小乘:小乘佛法只为自己了生死,大乘佛法是要普
度众生的。念佛法门是大乘佛法;不但要自己了生死,亦要使
一切众生了生死!

佛教传入我们中国,经过诸大祖师的努力宏扬,结果成立了大
小十宗。小乘有两宗:即是‘成实宗’与‘俱舍宗’。但以我
国人的根性,不喜小乘,所以不久也就失传了。大乘共有八宗
:即是‘天台宗’‘贤首宗’‘三论宗’‘法相宗’‘律宗’
‘禅宗’‘密宗’‘净土宗’。净土宗所宏扬的就是念佛法门
。倘念佛法门讲的是‘只为自己了生死’,恐怕与成实宗俱合
宗成了同一命运,早已失传了;我们现在的人,既不得闻到念
佛之法,那里还能够在这里打念佛七呢?所幸,念佛法门是大
乘法门,才能以传遍到全国,传流到现在。

但是念佛能否和大乘佛法相应,还要看你发心如何?若发大乘
心念佛,则念佛就是大乘法。若发小乘心念佛,则念佛就是小
乘法。若发人天乘心念佛,则念佛就是人天法。像昨天所讲:
有些人念佛,是为求来生来世转为一个大富大贵之人,好享受
五欲之乐,红尘之福。或者有人念佛,是为求升天,好享受天
福。倘若那样发心念佛,则念佛法门便成为‘人天法’了。若是
专为自己了生死而念佛,则念佛法门便成为‘小乘法’了。

若能发大乘心念佛,则念佛法门方能成为‘大乘法’!念佛法门
是一,因为发心不同,其结果不但有大乘小乘之分,而且有世
间出世间之别,真所谓‘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’了!我们既愿念
佛修行,对于‘发心’之正确与否,岂可不加以注意吗?

发菩提心就是发大乘心。梵语‘菩提’,此译为‘道’,或译为‘觉’。
发菩提心,就是发觉道之心。换句话说:就是发‘度一切众生
皆成佛’的心。

听了前面所讲的话,我们知道‘念佛当发菩提心’了!但是单单‘
知道’了还是不够的,因为‘知道’了只是‘理论’方面明白了;而
这个‘菩提心’究竟‘发’起来没有?这是‘事实’问题。假使我们扪
心自问,并没有真实发心;如是,则即令你心里知道的理论
很清楚,亦只等于‘画饼充饥’。纵令你口里会讲,把发菩提心
的道理讲的很明白,而自己却没有发心,这正所谓‘终日数他
宝,己无半毫分’了。

(摘自萧平实导师 / 文)

该帖子在 2006/3/13 4:38:15 编辑过


   “洗净浓妆为阿谁,子规声里劝人归。
  百草落尽啼无尽,更向乱山深处啼。”

  离 线  2006-3-13 4:25:30 
本帖子共有 1 页, 2 张回帖,每页有 13 张回帖 >> [ 1 ]
页码:

论坛音乐开启||关闭

Powered By : 佛 运
Copyright 2004-2008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 6kBBS